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63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现有研究表明,体能的提高对足球运动员比赛中发挥潜在能力和保持竞技水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能训练中,尤其重要的是提高有氧能力,这对足球运动员的比赛状态,尤其是在高强度训练和比赛中起重要作用。选择足球训练的方法、生理机制,主要在于提高运动员的耐力,这些训练中包括很多足球专项训练的内容,如传球、运球及射门等。但在特殊的训练环境下,如以少打多或特殊要求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2.
马小明 《成才之路》2010,(35):85-85
持球突破是篮球教学中最重要的技术环节,而体前变向则是持球突破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突破技术。针对这一部分的体育教学应该如何实施,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以及达到的教学效果上都要进行细微的研究与分析,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3.
对篮球持球突破技术及其时机把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球突破技术及时机的掌握与运用,在比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关系到集体配合的效果,而且直接关系到全队进攻的成败.为了更好地训练进攻队员掌握与运用该项技术,重点讨论如何把握突破的时机,以及该技能训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4.
羽毛球运动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在高校开展具有广大的前景。通过四年来在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的尝试,总结出一套以持球练习教学法、比赛教学法为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不但增强了体质,磨练了意志,而且学会了羽毛球这项可以终身受益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45.
浅析对持球队员的攻击性个人防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篮球攻击性个人防守体现在按防守的意图控制对手,是一种带有破坏性、威胁性的防守,能使进攻者难以完成传、运、突、投等进攻动作的个人防守,对篮球攻击性个人防守队员的身体、技术的要求,防守基本姿势以及如何对持球队员进行攻击性个人防守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46.
运用录像观察法,对世界女篮棉标赛统计分析,中国女篮在持球突破技术上存在突破意识差,高前锋和中锋转身突破能力差,没有把个人持球突破训练组织在战术配合之内,并提出相应的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47.
霸天虎 《乒乓世界》2005,(9):109-109
霸天虎 我手中只有两支进口板.这是我打过的所有进口板了.不过.这两支板是两个轻端——硬且厚的五夹“马祖诺夫”(Bulterfly Mazunov)和软且薄的五夹YE(Yasaka Extra)。  相似文献   
48.
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一期的combo。首先右手持球,按到右腿的小腿上,将球向上拉,顺势左手接住球,尽量贴住胸口。  相似文献   
49.
掩护与突破     
《当代体育》2007,(7):54-55
掩护与突破的组合 以四人成箱形落位为基础,先回忆练习过的三人在把握时机训练时的规则。首先,持球者保持三威胁姿势,做投篮或持球突破状,准备一对一进攻。第二,与持球者临近位置的队员,为摆脱自己的防守者,做V形或I形摆脱空切。以图1为例,A和C分别向篮球方向挤入,A为了接到球向罚球圈顶移动,C向前锋移动。  相似文献   
50.
后掩护     
《当代体育》2007,(3):54-55
后掩护是持球队员和前锋队员都被挤入较高的位置(罚球线以上)时(图1),效果非常好的掩护。对于防守队员使用掩护。外面的队员在空切中接球得分。在站位时,掩护者将位置固定。使防守者毫无察觉是很重要的。确认掩护后。被掩护者应快速切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