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5914篇
科学研究   382篇
各国文化   47篇
体育   199篇
综合类   410篇
文化理论   73篇
信息传播   1142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26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389篇
  2020年   330篇
  2019年   346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789篇
  2013年   618篇
  2012年   680篇
  2011年   623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420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广西教育》2015,(12):26
据东北网近期的一则采访调查显示,大庆的一所有80名教职工的小学里,一线男老师从过去的10多名减少到目前的3名;同是该市的一所有108名教职工的中学里,一线男老师不足20人;而该地区有着1440名学生的师范教育学院,男生仅有240人。这则报道所反映的事实,应该说十分普遍。在国内的中小学里,男女教师比例失衡是不争的事实,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2.
李丽红 《考试周刊》2011,(42):212-213
从专科生对政治理论课认同活动来说,其构成要素有五点:传授者、认同客体、认同主体、认同媒介及认同环境。本文从这五个方面出发,研究导致专科生对政治理论课认同障碍的成因。  相似文献   
73.
高校学生会干部组织认同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从个体与组织的一致性、情感/评价、组织参与、环境这四个维度对四川师范大学校学生会全体学生干部组织认同状况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组织及学生会干部事实上均表现出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学生会干部有较高的自我评价和较低的组织评价,将对组织的认同异化为对"学生会干部社会身份"的认同;学生会干部的组织参与呈个人需求导向,组织忠诚度较低;学生会组织的边界和制度环境都较模糊,成员的组织行为较为盲目。原因在于:学生会干部的组织认同机制以交换性组织认同为主,并发生了衍变异化。要解决学生会组织认同的异化问题,需要强化学生会干部的价值性组织认同,并进行相应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74.
正大学新生面临环境的巨大变化,加之对大学生活期待过高及调节适应能力不足,很容易产生问题。因而这些年来有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越来越多,如湖南理工学院卢晓红对1173名新生所作SCL90测查;西南师范大学叶海燕对3364名新生所作SCL90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刘哲等所作"大学新生实施SCL90测查的现状分析";湖南文理学院盛红勇所作"1996~2005年大学新生SCL-9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内蒙  相似文献   
75.
丸美一直是一个视创新为生命的企业,这不只体现在对产品的革新方面,我们的品牌营销之道、媒介渠道的探索亦走在行业的前端。利用网络电视加强与年轻族群的沟通和互动已被纳入众多企业的营销规划之中,网络营销已经日益常态化。  相似文献   
76.
张勇 《文教资料》2013,(21):133-135
高校新生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新生教育,为学生的大学生活开个好头,提供支持是高校管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作者从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出发,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谈谈对新生教育的看法.  相似文献   
77.
族群身份重构是在社会文化变迁、历史记忆重构、族群认同等多种历史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清以来,多元一体的国家格局的深化,促进了内地移民与丽江纳西族之间的文化互动与融合,推动了族群身份的重构与地方文化多样性发展,对纳西族的文化变迁及发展产生了积极意义。族群认同、身份建构与国家认同之间不是彼此消长、二元对立关系,而是彼此互构、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在专业认同和适应性视域下,从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自我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七个维度,对"一贯制"和"分段式"相结合的中高职贯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进行总结、调研、分析和讨论,以期为中高职贯通综合素质教育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操作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79.
任元举 《文教资料》2013,(23):120-121
姓氏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源远流长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安排了这样一项活动,以“说名道姓”为话题展开学习、调查研究,旨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队员自我认同和尊重他人.  相似文献   
80.
罗菲 《语文知识》2012,(1):124-125
广告宣传营造出多样的广告幻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分化了消费者的层级,并塑造着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和个体身份特征。文中主要从成功者的身份认同、时尚一族的身份认同、亲情一族的身份认同三个方面来探讨广告幻象对消费者身份的修辞化塑造,并观照消费者对广告幻象的身份认同。此研究将有助于人们认清现实,走出广告修辞幻象的误区,更客观地认识商品,从而更好地为自身定位,有助于培养清醒理性的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