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5篇
教育   1750篇
科学研究   40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679篇
综合类   20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四川省地掷球协会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小球中心和中国掷协的安排,由攀枝花教育局、攀枝花第四中学、攀成钢公司组成的四川地掷球代表团应法国和阿尔及利亚国家地掷球协会的邀请,在团长、省体育局党组成员、省体总副主席王建初同志的带领下,于2004年8月4~25日,先后访问了法国和阿尔及利亚,顺利完成出访任务。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地掷球爱好者,一个老球迷。20年前,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运动项目时,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这项运动是从1984年两位意大利专家在我校办的学习班开始的。当时世界冠军安东尼奥采用的掷球动作均为上手持球法(手背在球当时认为这是地掷球这个新项目的新技术,一定要学会掌握,并在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学习训练,最终掌握了这个动作。但在比赛中运用,命中率、效果总觉得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3.
四种典型落点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人们多对速度、旋转、力量较为重视,毫无疑问,上述要素的确是取胜的主要手段,但不可不论的是,好的击球落点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甚至四两拔千斤的作用。我们时常会听到称赞某个高水平徒手落点打得好时,用一个“巧”字来形容。离开了落点这人不可或缺的因素,要把球打得“巧”几乎无从谈起。今天,借这个机会同广大乒乓球爱好者聊一聊“落点”这个题目,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希望同好们可以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14.
叶茂 《掷球运动》2004,(3):29-29
五月,花都昆明。滇池畔,一边是花前月下成双成对的滇池公园,一边是2004年全国塑质地掷球锦标赛正在海埂国家训练基地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天正在进行女团决赛。  相似文献   
15.
《掷球运动》2004,(3):12-13
在运用击球技战术时,应根据场上情况和本人技术特长选择采用滚击或抛击技术。  相似文献   
16.
17.
18.
提高正手拉球力量的几点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乒乓世界》2001,(12):32-32
九运会乒乓球比赛,在技术上所表现出的最大特点是,随着人们对大球竞技认识的深入和实践中适应性的不断增也表现得更加明显。由此带来的结果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由击球力量所产生的球速状态变成了制胜的更加重要的因素,而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正手进攻的杀伤力,往往会成为衡量顶尖高手实力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本次比赛的统计结果表明,王励勤正手连续拉球平均1.4板可以决出胜负,而孔令辉要用1.6板才行。很明显,因为主动拉板数的增加,自己失误和对手反攻的慨率也在随之增加,使主动性的威胁下降。由此可见,进一步提高进攻技术的质量,将是今后—段时期内各级运动训练的最关键环节。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就影响正手拉球质量的几点注意事项略加说明,供训练中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6年4月16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晓敏表示“要改变中国地掷球运动底子薄的现状.就必须采取各种形式.特别是在农村和学校推广和开展这项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且老少皆宜的运动。”这一高瞻远瞩的思路抓住了实质,解决了地掷球运动人才缺乏的根本问题。号召有力.立竿见影:如今河南省鹤壁市已在100多所中小学体育课中开展了小金属地掷球运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地掷球是老年人体育运动的一个窗口,江西省鹜源县老年体协,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开展地掷球赛事进行了改革,采取按季比赛,分月安排.年终总联赛的方法,具体做法是: 1县直单位老体协组队参赛.各单位限报1人,每队可报3~4人。如比赛有特殊情况,参赛的人员可以在单位肉调换,允许各队报一名年轻同志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