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体育   6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多媒体新生态格局中,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以下称杭州台)做什么样的新闻才是最适合的?如何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新闻传播状态,找到壮大自己最好的“补药”?我们孜孜探索着。  相似文献   
62.
看钱杂感     
所谓看钱,是一句通俗话,也就是行内常说的"鉴定"。过去,别人请我看钱,说是要鉴定,我当即声明"看可以,鉴定不行"。只能说鉴赏,与持有者共赏,各抒己见,相互研讨,有人请我写意见,我只填写"鉴赏意见卡",不用鉴定这个词。为什么呢?不是故作谦虚姿态,而是"鉴定"二字份量太重了,对一  相似文献   
63.
终于回来了,七八个人,10多天,跑了5个县,听课百余节,座谈百余次,接触教师达千人次,虽然是蜻蜓点水,但是对河北省目前中小学教学现状有了大致了解。以下纯属于听课时的随感。整理出来,没有任何贬低作课教师的意思。因为这种现象所反映的是教学的通病。  相似文献   
64.
苑美华  莫莫 《出版参考》2007,(11):40-40
1930年夏天,国立青岛大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这位考生却幸运地碰上了一位慧眼识金的主考人。这位主考人就是国文系主任闻一多。闻一多从这三句杂感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在的才气,便打破常规,一锤定音破格录取了他。他就是后来的“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纪诗翁”臧克家。  相似文献   
65.
读书杂感     
重温鲁迅先生的《读书杂谈》,觉得读书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旁征博引、韦编三绝、挑灯夜读。那辛苦自不待言。而读什么书。用现在的说法。是哪些书“必读”,哪些书“不必读”,做得很好也不容易。  相似文献   
66.
一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了。千百万人的神经又绷紧了。作为一名高中教师,三年一个轮回,今年又是高三。按有关规定,凡当年执教高三毕业班的教师,一律不得参加高考监考以及相关的考务工作。在高考期间,高三教师的任务就是“带考”,即带领自己所教的学生奔赴高考试场,直到考试结束。  相似文献   
67.
在鲁迅研究中,通过找寻时间上的节点或者原点来探究鲁迅思想和创作的变化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1925年鲁迅杂感创作从数量到质量、从内容到形式都较此前有了新的提升。在女师大风潮等一系列介入现实的活动中,鲁迅获得的是杂感的自觉,在现实世界中直击黑暗,这条道路成了他摆脱时代的奴役之后再度确立自我形象的必然选择,并最终形塑了鲁迅在文学史上的主要面相。  相似文献   
68.
读书杂感     
高艾苏 《军事记者》2005,(5):49-50,52
军报记者部一直倡导读书。读书,本是一个人面壁悟道接心印的安静事。但身处“讲读书”的环境,寒窗之外也常冒出些杂感来。  相似文献   
69.
习武杂感     
《武当》2010,(5):37-38
小心“江湖朋友” “江湖”一例出自《庄子·大宗师篇》,其中有云:“杲固,鱼双与予处于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去,受困于陆地的小洼,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使对方不至于死去。两条鱼于是便缅怀起昔日在江湖水里自由自在,彼此不相识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