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12年8月22日,纪念新疆人民出版总社柯尔克孜文出版社成立30周年暨繁荣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出版事业恳谈会,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举行。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约尔古丽.加帕尔到会祝贺并讲话。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及全国出版发行相关单位发来贺信。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可让到会祝贺并致辞。新疆人民出版总社柯尔克孜文出版社成立30年来,以挖掘、保护、弘扬柯尔克孜民族文化为己任,团结一心,克服困难,辛勤耕  相似文献   
32.
对中国柯尔克孜族当代文学、特别是新时期阶段中的小说创作的发展过程、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讨.  相似文献   
33.
34.
祆教(拜火教)是柯尔克孜族历史上信仰过的宗教之一。在不同的历史资料中对柯尔克孜族的拜火教信仰有不同的看法。由于某些原因它虽然对柯尔克孜族有所影响,但不那么深刻,现今他们的生活中也只能看到一些痕迹。论文主要对柯尔克孜族重要历史资料之一——史诗《玛纳斯》中的柯尔克孜族袄教(拜火教)信仰的遗风进行分析,从而阐明柯尔克孜族祆教信仰和拜火教在他们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对柯尔克孜族影响淡薄的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35.
长期封闭无助的高山游牧生存环境,使柯尔克孜族社会形成了较高的女性期待和评价体系。在此历史与社会情境中铸就的女性群体既具有其他民族女性的一般特性,还拥有该群体的独特之处。柯尔克孜族女性群体对其民族文化的创造、继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6.
新疆柯尔克孜族作为游牧民族,其传统体育文化种类较多、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既有新疆其他游牧民族传统体育的共性,又有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个性。作为柯尔克孜族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柯尔克孜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健身、娱乐、教育和民族团结、交往的功能,对于柯尔克孜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10500名新疆维、哈、蒙、柯、锡、塔、回7民族(简称“新疆7民族”)成年男、女身心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有近1/3的人群因各种疾病而住院,病因尤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为最多。究其原因:参与体育活动项目比较单一,而且民族传统项目非常少,锻炼时间总体偏短。客观上与新疆7民族成人工作忙、家务重、无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等因素有关,主观上反映出对体育锻炼与健康重视程度不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8.
柯尔克孜族西迁过程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尔克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祖先最早活动在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后来迫于战乱以及沙俄的侵略,他们逐渐从叶尼塞河上游西迁到了天山、中亚一带;以十七世纪为界限,把其迁徙过程划分为前后两阶段进行论述,再现了柯尔克孜族民西迁的历史全景。  相似文献   
39.
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的辉煌史,都有他们的英雄传奇,风水轮流转,兴衰不无凭,任何种族优越感都是荒谬的,过分强烈的民族主义都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40.
柯尔克孜族在共同缔造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和优良文学传统的历史过程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和丰富文学遗产。《雅格拉卡尔汗碑》、《喀拉曲勒碑》等碑铭石刻构成了柯尔克孜族古代书面史传记实文学的奠基作品。至迟于公元九、十世纪之交,柯尔克孜族已有了作为民族文学基本形态的韵文书面文学作品。从他们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创世神话传说,以及关于氏族、部落起源、民族迁徙、人神人鬼斗争等丰富独特的幻想色彩和神话传说故事、英雄史诗、叙事长诗和民间故事来看,柯尔克孜族的民间口头文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涵丰厚而形态多样。柯尔克孜族民间艺术家们不断创造并丰富发展了本民族的民间文学遗产,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宝库。民族英雄史诗和民间叙事长诗构成了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主体,成为其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