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2610篇
科学研究   531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672篇
综合类   65篇
文化理论   230篇
信息传播   23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628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447篇
  2005年   464篇
  2004年   431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 引言 2005年全国高考浙江卷()第19题:  相似文献   
992.
《家庭教育》2005,(6A):F003-F003
义乌市后宅中学创建于1956年。2004年8月由湖门、塘李、后宅三所初中合并整体搬迁至新校园。新校园位于国际商贸城义乌新火车站对面,依山而筑,布局合理,气势雄伟。新校园不仅环境优美,而且起点高、设施新、功能全,充满现代化的气息。学校占地150余亩。投资6000余万元,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现有36个教学班.1700余名学生。教职员工150余人。  相似文献   
993.
为改变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弱势地位,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普高和职高之间创设相时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全县教育的均衡发展。2001年秋季,浙江省长兴县率先进行了教育券制度的尝试,对就读民办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学生一次性发放面额500元和300元的教育券。今年谊县为进一步拓展教育券的功能,又将教育券功能扩展到扶持贫困学生上,确定了自2002年秋季起,小学阶段的贫困生每学期可获得200元的教育券,初中阶段的贫困生每学期可获得300元的教育券。长兴教育券制度试行一年来,显著的成效引起各方强烈关注。本刊记者日前也亲赴长兴了解教育券制度实施的始末。  相似文献   
994.
《中等职业教育》2006,(2X):F0002-F0002
浙江省缙云职业中专创办于1983年秋,由缙云县人民政府主办,是丽水市唯一的国家级重点职校,浙江省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多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995.
2004年浙江省高中化学竞赛卷中的选择题在考点设计上遵循常规,落实基础,重点考查学生的化学基本能力、基础知识.部分试题“超越”教材,但没有脱离教材,是一种能力到位的“自然超越”.对这些试题的考查能使学生从接受拓展性的思维中,将一些新知识形成体系网络,较好地体现了竞赛选拔苗子的宗旨.  相似文献   
996.
大量的民营企业成为浙江高职学生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小企业解决大就业”成为浙江特有的一种现象。浙江民营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取向表明,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中心,建立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教学体系,探索“多证多能”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素质型、技能型、复合型与国际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997.
王东 《教育文汇》2005,(8):19-20
温州市实验中学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工作会议。说它特别,一是因为该校初三年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小组名单在会上新鲜“出炉”;二是因为所有入围的60多名教师还与学校当场签订了《温州市实验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诚信协议书》,明确了双方的责任。根据协议的规定,学校要对教师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危害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进行监督,而教师则应认真、及时地完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工作,并向学校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明材料。  相似文献   
998.
999.
陈佩娴 《现代语文》2006,(5):119-120
从2004年开始,全国卷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北京上海除外),越来越多的省份拥有了自主命题的权限。近两年来,各地的作文题可谓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在阅读着两年近三十道的作文题,我渐渐把目光聚焦到上海和浙江的作文题上,发现这两个相邻的省市在作文题上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仔细辨析又同中有异。我们又似乎可以从这种差异中寻找到比较理想的高考作文题的特征。给高考作文命题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00.
风景旧曾谙     
江南在我心里不是一个地理名词,而是一种风景,秀丽、柔美、婉约,一种永远不会散去的水乡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