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35篇
科学研究   25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熊丙奇 《知识窗》2012,(5X):1-1
<正>我曾经参加过一档电视节目的录制。在录制过程中,许多嘉宾都提到同一个例子,就是过去20年来,当选我国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者,除外籍院士外,全都是在我国读完高中甚至本科,才去国外留学的。为此,他们得出一个结论:我国的基础教育还是不错的。  相似文献   
103.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特有活动。真正的课堂教学不是将学生当做被动的容器来灌输知识,而是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些方法和手段其实就是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04.
中学生作文由教师批改的现状导致师生间的信息传递是教师的单向灌输,因为教师包揽了许多本可由学生主持和负责的活动,缺少了学生的参与,使得作文教学既枯燥乏味又难以提高。事实上,教师的高标准评语甚至会挫败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和写作兴趣。为了改变这种“教师付出多,学生得到少”的高投入、低产出的恶性循环的教学现状,笔者对作文互批的教学活动进行了有效地尝试。  相似文献   
105.
灌输教学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坡灌输教学法保持其有效性,就要从灌输的载体、方法方面进行创新,显性灌输教学法与臆性渗透教学法相结合;理论灌输法与启发法相结合;理论灌输法与大学生自我教育法相结合;大力提升教师的素质等.  相似文献   
106.
周荣华 《时代教育》2010,(2):101-101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坚持马克思主义观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保证;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观对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观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07.
陈碧柳 《考试周刊》2010,(19):51-52
智慧的教师总是能够利用种种教学手段催生学生的灵气与智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追问艺术是催生学生灵气和智慧的重要手段。所谓追问,就是类似于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教师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用连续提问的形式,要求学生作答,从而使问题不断深入,智慧不断产生。当然,追问不是处处都有效的,不分时机地滥用,就会陷入“一问一答”式灌输教育的泥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有效的追问应该把握最佳时机,用在智慧的催生点上。  相似文献   
108.
曹卉 《考试周刊》2010,(25):44-44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它的知识结构好比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既有宏大磅礴的外观,又有精细妙微小的内观。语文所涵盖的知识既琐碎庞杂又系统连贯:从汉字的识记和书写,到文段文章的阅读体悟,再到搜集素材、构思立意、遣词造句写作为文.而语文能力的形成缓慢且立体需要教师进行循序渐进的知识灌输,确保知识链条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同时也要求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培养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09.
陈海江 《学周刊C版》2010,(1):142-142
高中数学教学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摒弃传统教育的灌输模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是许多学校的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笔者就目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克服这些问题的对策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0.
1引肓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基于新课改的新教材注重以学生为本、理论联系实际、探究性学习、多元化评价,学习不再是一种可怕的负担,而是一个可以表现自我、掌握新知的过程。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者,而是与学生平等交流,带领学生成长的真正的园丁。一种由新课改带来的新理念、新变化正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