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96篇
科学研究   119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36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从制造业的调研数据分析企业职工离职现象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广州制造业企业的一些调研数据,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分析研究了企业职工离职跳槽现象普遍存在而且高发的背景、主体和诱因,提出应当积极地疏导人力资源的有序流通,充分认识到企业职工离职现象高发对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健康发展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22.
裴志刚 《辅导员》2012,(6):18-20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珠三角经济发展加速了乡镇城市化、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但中小学师资发展却不能适应乡镇城市化、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尤其是实行集约办学后,众多师资主要来自原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专业水平也是良莠不齐,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大多各自为  相似文献   
23.
改革是时代的要求,创新是新闻的生命。面对珠三角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各媒体举起新闻改革大旗,《中山日报》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2004年4月下旬,在报社领导的全力支持下,《中山日报》新闻部率先进行了以减少会议宣传和规范领导人活动报道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改革,确立了新的编辑思路和选稿标准,采编业务有了一个新的开端。在此后半年的新闻实践中,新闻部始终坚守改革、创新、发展的办报理念,狠抓采编业务的规范化管理,狠抓见报稿件的新闻性与信息量,使新闻业务回归新闻本源,报纸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4.
报刊动态     
《新闻与写作》2007,(12):64
11月1日,由珠三角地区九大城市主流媒体发起的“珠三角报业汽车联盟”在广东省佛山市成立。  相似文献   
25.
《今日科苑》2008,(10):117
国家统计局2008年01月24日公布了2007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46619亿元。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印刷,这一兼备了加工服务、文化和信息产业于一体的朝阳行业,也快速得到了发展。据全国印刷经理人年会提供的资料显示,中国印刷业已初步形成三大印刷产业带:以广东为中心的珠三  相似文献   
26.
1.受益于珠三角西进。因为前期产业发展定位过高、无法有效接受产业转移、投资不足等原因,珠三角西部的珠海,发展一直落后于东部的深圳。现在,随着3100亿元规模投资  相似文献   
27.
王鹏 《体育师友》2015,(3):58-59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很高;目前继续教育仍存在针对性和实效性差、培训形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等问题;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最主要的动因是充实更新知识及适应工作需要,而影响或制约其参加继续教育最重要的原因为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繁重;对其想接受的继续教育内容调查显示,提高专业实践技能类课程和拓宽更新知识类课程是首要的;教师们最期望的继续教育形式为各种层次的特殊体育专业研讨会及地区性现场观摩课。  相似文献   
28.
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构建珠三角自主创新能力衡量指标体系,利用目前比较流行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指标合成,测算珠三角九市2009—2013年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分并对其进行排名。自主创新效率问题往往为众多学者和决策者忽略,强调自主创新能力不仅要有绝对指标,而且要有相对指标,也就是自主创新的效率指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珠三角九市的创新效率得分并对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9.
中国三大经济圈碳生产率差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如银  邵天翔 《资源科学》2015,37(6):1249-1257
本文解析了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1997-2012年的碳生产率,并将影响碳生产率的因素分解为能源效率、能源排放比率和产业结构三方面。结果表明,珠三角碳生产率水平最高,长三角次之,京津冀最低且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2012年京津冀的碳生产率仅为长三角的42%、珠三角的34%。三地区碳生产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能源效率提高是推动碳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但不同地区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差异。其中,长三角地区能源效率因素的作用偏小,这是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碳生产率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珠三角能源排放比率因素对碳生产率提高的贡献较小,贡献率仅为3.96%;京津冀产业结构因素的影响不明显,贡献率为8.02%。从产业部门看,第二产业对碳生产率变动的影响最大,第一产业对碳生产率存在微弱的抑制作用,第三产业低碳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30.
分析近年珠三角"用工荒"产生的原因及对惠州市的影响。从政府、企业和社会管理的角度,提出惠州市应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加大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企业文化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让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