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326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14篇
综合类   6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01.
投掷项目最后用力技术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和对比分析对铅球、标枪、铁饼最后用力技术进行科学的研究,得出:铅球、标枪、铁饼三者最后用力时起点不同;器械的出手路线不同;三者最后用力动作决定成绩的因素相同;用力的顺序和目的相同;用力顺序中的"用力"是人为的用力过程,不是被动过程,是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从而为投掷运动的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2.
标枪投掷中,最后用力是整个技术的关键也是在标枪教学中需要改进和提高的重点,特别在最后用力的一瞬间,从开始发力到形成“满弓”超越器械技术更是教学的难点,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育探讨最后用力“满弓”技术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0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参加2000年全国田径大奖赛上海站比赛的男子标枪运动员陈奇和李荣祥最后用力阶段下肢相关运动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并指出其下肢技术动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4.
帮倒忙     
《垂钓》2001,(10):78-79
一次我与几个同学钓鱼,钩住一条两千多克的大鱼,满心欢喜。我心想一定要沉着,慢慢地遛它。正在遛的过程中,旁边看钓鱼的一个同学以为我拽不动,匆忙跑了过来,从我身后抱住我的双臂,用力扬竿——大鱼当即受惊挣断鱼线仓皇逃去,弄得我哭笑不得。这是我第一次钩住这样大的鱼,满心想试试我的钓技,却落得这样一个结果。  相似文献   
905.
钓尾鳍     
水中的浮标沉了一下,接着又微微地颤抖着。我猜测是小杂鱼在骚扰,便漫不经心地起竿抖动了一下。不料手感沉甸甸的,我当即将手腕用力向上一翘,鱼竿瞬间变成了一张“大弓”。鱼快速地向水库中心逃窜,拉得绕线轮“哧哧”直响。  相似文献   
906.
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黄志红等国家优秀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的理论分析表明,左脚着地后的制动是左腿用力充分快速蹬仲的基础;力梯度、垂直冲量与投掷效果是高度相关;身体左侧的转动与鞭打是提高投掷远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07.
对投掷铁饼最后用力左侧支撑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投掷铁饼最后用力左侧支撑,即左脚的开始制动支撑;左脚的继而转动支撑;左脚的最后蹬伸支撑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08.
为了保证推铅球动作的高速度,分别对滑步和最后用力动作提出主要技术要求,并指出,推铅球完整技术动作,应该是放松自然、连贯流畅、衔接紧密而用力结构简单、实用,充分发挥技术的总体效益。  相似文献   
909.
本文阐述了推铅球过程中左腿支撑用力对提高铅球运动成绩的作用,介绍了正确发挥左腿支撑用力技术作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910.
胡汝基 《早期教育》2001,(20):34-34
我妹妹的孩子从1998年两岁开始,身上除了腹部、背部,其他地方的皮肤都像老牛身上快要脱落的肚皮一样。洗澡时稍一用力搓,就会出现小血点。夏天皮肤变好,从初秋到第二年初夏,就会变成丑小鸭。医院化验检查说可能是遗传,孩子父亲小时候皮肤是不怎么好,但这种状况从没发生过。请求得到专家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