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刘艳 《考试周刊》2013,(51):182-183
本文从与学生接触的相识、相知、相处、相惜四个阶段总结了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做法与技巧。结合心理学效应,采取心理策略使班级管理更加有效、轻松。第一阶段服众心理,树立班主任的威信;第二阶段崇拜心理,使学生更加悦纳你;第三阶段善用刺猬法则,做到"密者疏之,疏者密之";第四阶段合理运用罗森塔尔效应,鼓励及赞美学生,达到感情上的升华,使班级管理目标多维度地实现。  相似文献   
32.
校舍建筑尚未成功,学校在斧斤影里,杭育声中先行开课,将来择吉补行开校典礼。今天上午七时十分,行最初次的纪念周,全校学生一百三十余人,教师十余人,雍容一堂,行礼如仪。我脱离教师生活,十年于兹。今日参加此会,犹疑身为来宾,不知自己已是此剧中的一角色了。  相似文献   
33.
颜回是孔门众弟子中和孔子相知最深的弟子。孔子对颜回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颜回的直接个别化教育,二是经典有趣的"三人行"——颜回在讨论中受教育,三是孔子以颜回作为教育其他弟子的榜样。  相似文献   
34.
明道 陈乔恩     
《音乐世界》2010,(7):42-43
其实他们两个性格很迥异,其实他们一个爱静一个爱动,明道与陈乔恩,在偶像剧中扮演了3次情侣。一路走来,他们日久生“情”,相知相惜。  相似文献   
35.
说郁达夫     
我以为,人因幕羡所生之情不足珍视,因其带着功利心。世之男女,所谓爱情即为其一种。两人结合同居,往往是出于霸占对方之心机,三字"我爱你"之言下深意,即为"我想占有你,而且想一辈子地占有"。天地之间,唯相知相怜之情最为贵重。知表示理解,怜意味支持。郁达夫即是具有此情之一人。  相似文献   
36.
在美国的外面看美国时,它就像一个万花筒,色彩缤纷又让人眼花缭乱。中国前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张宏喜的著作《相知纽约》,以自己的亲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外交官视角中的中美关系和并不神秘的外交工作。书中不仅有工作细节,更有很多动人的平常人的情感,在纽约纷繁芜杂的各种表象下,很多理性的脉络依稀可见。该书内容与本刊曾经连载且被一路叫好的《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厅里的故事》和《联合国见闻——揭开安理会的神秘面纱》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该书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我当大使系列》丛书之一。此连载到此结束。  相似文献   
37.
友情是相知     
友情是相知。当你要的时候,还没有讲,友人已默默来到你的身边。他的眼睛和心都能读懂你.更会用手挽起你单薄的臂弯。因为有友情,在这个世界上你不会感到孤单。  相似文献   
38.
初识《小学教学》是在2004年春天。当时,我校的数学课题《新课程下学生的自主探究》结题在即,作为主要参与者的我除了要落实课题研究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写出关于该课题的经验论文。要知道,写作可是我的弱项,上学时我最头疼的就是写作文。  相似文献   
39.
吴俊琳 《现代教学》2010,(7):127-127
在研究学生中,有很多可以关注的方面。上海市行知中学从众多方面中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关注学生心理。本期刊登行知中学在学生心理研究和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面的经验,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40.
《滁州学院学报》2018,(4):32-35
"鱼乐之辩"中蕴含着庄子对不同主体之间交往、理解与相知何以可能的思考。庄子认为人与他者的"共在"同时构成人际交往过程中理解与冲突的根源,而人的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和自师成心的执着,更阻碍了不同主体之间的相知和理解。然庄子对"不相知"的强调并非否认相知的可能性,而是包含着追求自由与宽容,尊重和承认不同个体、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的道德内涵。这就要求我们从自身有限的视域超拔出来,化解"我相信"对他者的道德独断,同时保持自我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庄子还反思了惠子名理辨析的知识论立场,指出相知和理解的真实不能仅停留于语言的说理辨析,更应关注精神境界层面的沟通和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