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19篇
  免费   634篇
  国内免费   1874篇
教育   55123篇
科学研究   17862篇
各国文化   111篇
体育   2348篇
综合类   1894篇
文化理论   686篇
信息传播   29003篇
  2024年   263篇
  2023年   1161篇
  2022年   834篇
  2021年   1287篇
  2020年   1242篇
  2019年   1377篇
  2018年   800篇
  2017年   1286篇
  2016年   1591篇
  2015年   3347篇
  2014年   7467篇
  2013年   6495篇
  2012年   7971篇
  2011年   8566篇
  2010年   7537篇
  2009年   7312篇
  2008年   8347篇
  2007年   6741篇
  2006年   4704篇
  2005年   4891篇
  2004年   4663篇
  2003年   4695篇
  2002年   3742篇
  2001年   3127篇
  2000年   2770篇
  1999年   1072篇
  1998年   682篇
  1997年   719篇
  1996年   547篇
  1995年   455篇
  1994年   340篇
  1993年   264篇
  1992年   234篇
  1991年   216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71.
72.
新闻栏目水平的高低一方面反映在新闻内容上,有优秀的高水平的单条新闻是基础,至为关键。但栏目编排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收视率和该栏目的影响力。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受众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必须把提高栏目整体的质量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本的目的就是通过探讨有关新闻栏目的板块设置问题,来研究如何提高新闻栏目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3.
本叙述了高校图书馆期刊采访工作中,教师选刊的重要性及局限性,并提出了提高教师选刊质量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4.
75.
编辑主体创新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编辑主体劳动是一种创新性劳动 马克思主义通常把人的本质规定为劳动和实践,同时也就把人提升为实践主体.编辑之所以能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作为主体而存在并在其中发挥一种主体性作用,主要就在于编辑作为一种实践主体的存在.人是一种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的意识不仅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这就是编辑主体性的存在基础即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6.
77.
罗勇 《现代出版》2001,(3):20-21
目前图书市场激烈的竞争使各出版社的编辑在工作上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其中以一些小型出版社尤其是小型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感触最深。与实力雄厚的大出版社的编辑相比,小出版社的编辑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1)竞争上的不平等。大出版社所拥有的雄厚实力使得社会各界均给予格外的关爱。小社编辑们琢磨出的一些有潜力的选题也往往由于“庙”小请不到“真神”而无法启动;即使是策划好的选题、组好的书稿,也随时有可能被大社“抢”走。(2)通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逐渐抵消了大学出版社身处人才密集的大学校园这个优势。的确,身处知识…  相似文献   
78.
论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树立现代体育教学观念、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优选体育教学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9.
本所要讨论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附属于报纸上的副刊,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副刊,它不仅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有关新闻的报道任务,而且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副刊的艺术精神,更直接地反遇社会生活,因而更受读的青睐。  相似文献   
80.
对现代校对学研究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校对学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确立而成为一门显科学,首要的任务是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对校对学的概念、性质、研究对象、内容、理论结构、研究方法、历史变迁、现实状况、发展趋势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研究,进而确立基本范畴,总结一般规律,建构科学体系。这一点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这一共识的达成,大致历经了20世纪90年代几次激烈的论争,即:(1)1992~1995年对校对“有学”还是“无学”的讨论;(2)1996~1998年对应建立什么样的校对学的商讨;(3)1999年至今,在构建校对学体系方面的深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