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3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教育   53570篇
科学研究   3447篇
各国文化   1805篇
体育   4508篇
综合类   1878篇
文化理论   524篇
信息传播   7002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545篇
  2022年   438篇
  2021年   682篇
  2020年   813篇
  2019年   818篇
  2018年   449篇
  2017年   1032篇
  2016年   1390篇
  2015年   2305篇
  2014年   5572篇
  2013年   5180篇
  2012年   5912篇
  2011年   6557篇
  2010年   5862篇
  2009年   5579篇
  2008年   6222篇
  2007年   4538篇
  2006年   3605篇
  2005年   2868篇
  2004年   2467篇
  2003年   2626篇
  2002年   2167篇
  2001年   1917篇
  2000年   1374篇
  1999年   458篇
  1998年   289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瓦格纳的歌剧风格和创作思想在歌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瓦格纳认为,诗歌、音乐、舞蹈、戏剧应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艺术”,这和当前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有着相通之处。文章从瓦格纳的歌剧风格入手,分析他的艺术思想,结合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论述综合艺术教育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2.
一、用环境文化展现幼儿生长发展的大方向,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追求1.让厅廊述说交汇和融合的故事。(1)让"文化"变"文画"。文化不仅仅是写在墙上的字,它承载着教育思想和观念,让每一堵墙面述说科学与艺术交融的美妙故事,变成孩子听得明、看得懂的画和故事,美化在校园里,熏陶在眼光里。(2)让"走廊"变"艺廊",让走廊变艺术殿堂。小走廊,大世界。幼儿园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使其层层有主题,面面有  相似文献   
993.
"刚柔相济"是辛弃疾词独特的审美个性,大体上分为两类,其一是刚中杂柔,以阳刚为主,以柔媚加以附丽、点缀,雄奇不乏旖旎。其二是柔中寓刚,借流丽、婀娜揭示阳刚之底蕴。其根源有两点,一是稼轩特殊的人生经历,二是稼轩词的艺术渊源。  相似文献   
994.
新中国成立后,茅盾主要致力于艺批评工作。这里着重从捕捉鲜明个性、驾驭思想艺术、运用对照比较和散美的笔调等4个方面探求茅盾对17年作家作品论的魅力,从而有益于今天的艺批评。  相似文献   
995.
张文林 《山东教育》2004,(29):34-35
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底;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思想政治课教学固然要重视起始的导学,便也不能忽视教学结尾的结课艺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既可以用准确清楚、简明扼要的语言总结全课,也可以追求“留白”,留给学生回味和想像的余地。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略谈一下结课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996.
里约奥运公共艺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里约奥运会是世界公共艺术的一场重大实践。奥运历史上首次实行"艺术家驻场计划",里约奥运公共艺术将当代艺术、南美传统艺术与奥运相结合,既充满巴西元素又具有世界意义。这些作品在拉动城市景观增长点、均衡区域发展、助推里约城市复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传递了自由、平等、包容的人文精神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997.
无论是冰心还是李清照,在她们的作品深处,女性意识,家愁国恨,对现实人身世界的总体理解,对自我人格的确思索,对火情世界的态度都是何其惊人的相似。她们都唱响了女性的一曲颂歌,把人生的悲欢离合演绎升华为爱的结晶——水云间“冰心体”和轻舟载愁的“易安体”:用诗人的确审美理想为本我们展示了她们独特的人格魅力,绘就了一个真、善、美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998.
《语文课程标准》核心的话语是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似乎人们忘却了语文的教育思想的存在,笔者看过一篇文章,写的是“语文的思想和思想的语文”,值得一读,作者把对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素养再剖析,对“思想”的意义说是客观存在于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思想的内容为社会制度的性质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所决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9.
教育是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而且这种探索和创新永无止境。近一时期,笔者听到和遇到的一些教育趣事,进一步验证了一句话: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从学生身上多赚点“利息”一次语文考试,有位学生得了59分。他找到老师说:“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老师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还要利息的,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学生咬咬牙说:“我借。”…  相似文献   
1000.
千古名赋《滕王阁序》因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垂不朽矣”,千百年来,此联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王勃在描写登楼远眺之景时,选择了“最富有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人们正是在“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得到最清楚的理解”(莱辛《拉奥孔》)处进行赏析,认为它描绘了一幅优美之景。笔者认为,此联强大的艺术魅力,还在于它抒发了真挚的感情,使读者如同看到了诗人自身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