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42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杨四耕 《学子》2014,(6):17-17
正教育就是要用全部的心灵让儿童温暖地成长。养鱼贵在养水,养花贵在养土,而教育则贵在温暖人心。怀揣着对教育的崇敬和真情,做一个内心温暖的人吧,带着阳光行走,温暖别人,快乐自己!教育是什么呢?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他的学生柏拉图说:教育非它,乃心灵转换。归根结底,教育是影响儿童精神成长、温暖儿童心灵的事业。教育就是要用全部的心灵让儿童温暖地成长。  相似文献   
72.
庄子的穷,让我想起了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及孔子最喜欢的好学生颜回。关于后者,《论语》中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俭苦的生活,他本人却自得其乐,安然处之。颜回的饮食情况、居住条件与庄子都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73.
正"苏格拉底式对话"是一种采用交谈的方式,以澄清彼此观念和思想的方法。苏格拉底认为透过对话可使学生澄清自己的理念、想法,使谈论的课题清晰。尤其他还认为只要一直更正不完全、不正确的观念,便可使人寻找到"真理"。苏格拉底不直接传授知识,而是采用对话、思辨,一步步启发对方的思想,引导出智慧。下面以"光的传播"课堂实录为例,谈谈"苏格拉底式对话"在  相似文献   
74.
哲学缘于怀疑,也缘于对话,它是书斋中的沉思冥想,也是社会生活的经验体悟。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孔子与弟子的问答,都是哲学史上的经典画面。基于这样的背景,陈先达《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一书的意义可谓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75.
美德即知识-试析苏格拉底伦理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德即知识”是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伦理现之一。章介绍了苏格拉底伦理现中,“美德”的涵义和其中的具体品质,同时还分析了各种美德与知识的关系。“美德即知识”包含了三部分紧密相关的内容,即“无人有意为恶”、“无知即恶”和“知识的可教性”。而且,人们要具备美德就必须掌握两方面的知识。最后,章还介绍了该命题成为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主旋律的政治立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认识你自己”。  相似文献   
76.
魏智渊 《师道》2006,(6):51-52
公元前399年6月黄昏时分,在雅典的一座监狱中,一位衣衫褴褛却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在与朋友以及他的门人探讨灵魂不死的问题。这时候,狱卒进来了,手里端着毒酒。这位老人停了停,微笑着看了看朋友们,告诉他们自己还欠邻居一只鸡钱,请替他偿还。说完后接过毒酒一饮而尽,就永远地睡着了,他的罪名是不敬神和腐蚀青年。而他的朋友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影响了此后几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和教育史,他的灵魂从未死去,一直高高地飘荡在西方哲学与教育学的天空中。这位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苏格拉底。从流传下来的半身塑像看,苏格拉底长得实在…  相似文献   
77.
柏拉图的哲学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这些对话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显示出明显的戏剧特征,尤以会饮最为典型。而这些对话中除了"法篇"以雅典人为对话的主角,苏格拉底没有出现之外,所有对话中都有苏格拉底的声音。这位柏拉图的老师,到处以"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示人,却最终颠覆了人们自以为牢不可破的知识,触怒了雅典人和雅典人的法律,最后饮鸩而死。是雅典人的民主判定了苏格拉底这样的命运。柏拉图的会饮展现了苏格拉底的另一面,加上这一面,苏格拉底这个人物将更为圆润而动人。本文所做的就是对会饮中苏格拉底的戏剧角色进行分析,从反讽和哲学的角度对苏格拉底这个集爱神和哲学家于一身的人物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8.
傅雳 《当代体育》2012,(3):54-55
每一年,都会有一批足坛新星冉冉升起。每一年,也会有一些曾经的偶像走下神坛。在2011年,这种离别的情绪似乎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不同人以不同方式的离去像是和一个时代的告别。  相似文献   
79.
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在逻辑学和伦理学的研究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因为公开反对奴隶主阶级的一个学术派别,对手以传播异教、毒害青年、反对民主等罪名控告了他。公元前399年,法庭判了苏格拉底死刑。  相似文献   
80.
潘金敏 《考试周刊》2010,(14):215-216
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师傅.在苏格拉底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他的父亲正在雕刻一只狮子,小苏格拉底观察了好一阵子,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的雕刻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