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39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金枝     
整个葬礼,她自始至终如影随形地跟着我吃饭坐主桌,夜晚守灵也是。我守,她就在不远处的地铺上斜欠着身子,用半个屁股着地,木愣愣地盯着我。我去宾馆休息,她立刻紧紧跟上,亦步亦趋。她根本不看我的脸色,也不听从管事人的安排,仿佛她不是来参加葬礼,而是要实现一种特殊的权力。这让我心中十分恼怒,不过也只是侧目而视,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32.
【设计思想】《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名著。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胆小怕事、反对一切社会变革的保守分子——别里科夫的形象。传统教学往往按故事的时间顺序用两课时的时间从头讲到尾.这种教法费时多且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  相似文献   
33.
欲上青天揽明月--《穆斯林的葬礼》之人物形象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斯林的葬礼>塑造了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这是其成功所在.以纵向或者横向的方式,将人物放在历史和社会的大环境下进行解读,研究人尤其是女性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状况及其作为"这一个"的独特所在,这是对于这部小说的另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34.
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也是我们在失败时经常用来鼓励自己继续前行的话。如果说这句话略带点阿Q,是精神胜利法的话,那么下面这则小故事则给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力量。细细品味吧!  相似文献   
35.
设计理念:根据中年级学生学习情况,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相机生成。注意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文化内涵,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相似文献   
36.
《大瀑布的葬礼》是人教版第九册第八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以倒叙的形式回忆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昔日雄伟壮观的景象,以及后来在人类恣意的破坏下逐渐生命垂危,直至枯竭的历史。真实地描写了人们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情景,以此告诫人们要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这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按新课标的精神,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强烈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这课教学中,要“略”得恰如其分,使学生读有所获。1.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按“阅读提示”的要求,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A.…  相似文献   
37.
拉祜族人生仪礼及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祜族的人生三仪礼,是紧紧围绕着人的生命而展开的。关注生命是拉祜族人生仪礼的主题,不同时期,人们对生命的解读不同,反映到人生仪礼上,就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38.
鲁慧 《现代语文》2009,(10):124-125
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一书一经发表便引起了轰动的反响,本文试图从爱情、婚姻、民族等几个方面对这部充满着深沉悲剧意蕴的作品做进一步探析。  相似文献   
39.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受到思想启迪。依据这一理念,本设计试图通过朗读加深学生理解,感受瀑布雄伟壮观之美,通过联系生活体验,切身感受瀑布奄奄一息的惨状,并通过朗读和演说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0.
深秋季节,已是万物萧瑟。就在这样一个萧瑟的季节里我参加了一个朋友萧瑟的葬礼葬礼是地地道道的乡村习俗,呜啦鸣啦的丧乐渲染了黄蜂的狰狞和朋友的不幸。朋友是在遭遇黄蜂围攻,仓皇求生的路上倒下的,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就作别了这个萧瑟的季节和为他而忙碌的人们。我不禁唏嘘感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