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200篇
科学研究   9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38篇
综合类   156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91.
目的与方法:以备战第10届全国运动会的辽宁女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原(海拔2 000 m)训练对睾酮(T)、血红蛋白(Hb)、血尿素等生化指标的影响,对一次高原训练周期中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及身体成分的变化进行规律性研究.结果:1)血红蛋白浓度呈递增趋势,下山后与上山前对比显著升高(P<0.01);2)整体晨起平均血尿素在刚上高原时维持在较高水平,浓度与负荷量变化一致,适应高原后血尿素变化保持平稳;3)血清睾酮变化受运动负荷影响较大,受高原环境本身的影响不大;4)在高原,运动员体重呈下降趋势,去脂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在高原变化不明显.结论:1)高原训练对于骨髓造血有一定的刺激作用;2)在高原缺氧和运动的双重刺激下,血浆T浓度降低,而血尿素浓度升高,继而导致体内蛋白质分解加速,使运动员体重特别是去脂体重呈下降趋势,故训练期间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由此引起的运动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792.
目的:探讨补充大豆多肽和谷氨酰胺对过度训练大鼠血清睾酮和皮质酮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过度训练组(OT)、过度训练 补充谷氨酰胺组(G)和过度训练 补充大豆多肽组(S).采用递增负荷的跑台运动建立过度训练大鼠模型,并观察补充谷氨酰胺和大豆多肽对过度训练大鼠血清睾酮和皮质酮水平的影响.结果:与C组相比,OT组大鼠血清睾酮水平明显下降,皮质酮水平明显上升;同时,OT组大鼠血清LH和FSH水平显著下降.与OT组相比,G组和S组大鼠血清睾酮、LH水平和T/C比值明显上升;G组和S组大鼠血清皮质酮水平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结论:长期过度训练造成大鼠血清睾酮水平明显下降,而血清皮质酮水平明显上升.补充谷氨酰胺和大豆多肽能够明显改善过度训练大鼠血清睾酮和皮质酮的代谢,对过度训练造成的代谢紊乱和运动能力下降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93.
女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赛前常规生化指标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备战第六届城运会的武汉市代表队8名女子赛艇公开级为研究对象,通过赛前连续8周晨安静时进行血红蛋白、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3项指标测定。结果:前4周运动员血红蛋白持续下降,后4周趋于平稳;血尿素在第3周出现顶峰值6.9±0.4mmol/L(P〈0.05),其他周次变化不大;血清肌酸激酶第4周出现顶峰值185.3±16.9IU/L,第五周则显著下降至122.1±16.1IU/L(P〈0.05),随后趋于平缓。结论:前4周训练负荷量持续较大,运动员未能得到较好恢复,负荷强度在第3周和第4周逐渐加大,对运动员身体刺激较大,通过1周调整,各项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794.
以湖南商学院男子足球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研究CUFL男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下血睾酮、皮质醇指标的变化特征,为指导高校足球队的具体运动训练竞赛做出尝试.  相似文献   
795.
运动性低血睾酮的中医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改善运动性低血睾酮的作用机理,论述中药制剂和中医针灸改善运动性低血睾酮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6.
通过数字脉冲渡仪刺激相关穴位对大强度训练引起运动员机体一些生理和生化指标变化状况的恢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数字脉冲波仪刺激相关穴位可以提高运动员血清睾酮水平,使赛前一些生理状况得到良好改善。  相似文献   
797.
对5名公路自行车女运动员在夏季训练的两周时间中,在不同训练负荷下血清尿素氮与血红蛋白水平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训练负荷减轻的情况下,血清尿素氮水平显著降低。血红蛋白水平并未显著提高;在夏季训练短时间内,血清尿素氮比血红蛋白在监测运动疲劳时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798.
选择少年速度轮滑运动员,对其安静状态及不同负荷强度训练后即刻的血液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NK细胞的比例,血清生长激素等指标进行了测试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运动负荷对少年速度轮滑运动员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出现双向效应,低强度的运动训练可以保持或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而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可以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或免疫调节功能的紊乱.而对生长激素则可引起明显的升高,但二者之间未发现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99.
观察24 d的高住高练低训(HiHiLo)对上海优秀青年女子赛艇运动员血液指标的影响及在此期间的机能状态变化特点,以及HiHiLo结束后各指标的保持情况。方法:以12名上海市优秀青年女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24 d的HiHiLo实验(模拟海拔高度2 500~3 200 m)。实验前一周、HiHiLo期间3周对运动员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在HiHiLo结束后进行为期3周的跟踪测试,观察测试指标的变化。结果:(1)实验开始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持续升高,并在实验3周后达到最高值,较实验前分别升高7.7%、5%,其中RBC与实验前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比容(Hct)低氧3周后升高5.3%,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变化不显著,HiHiLo结束后无变化,与实验前水平基本一致。(2)HiHiLo结束后,RBC、Hb、Hct都呈下降趋势,在实验结束3周后分别降低5%、3.4%、3.5%(P>0.05)。(3)24 d 的HiHiLo期间Hb和RBC的变化与血清睾酮(T)和血清睾酮/皮质醇(T/C)的变化并不一致,但各项机能指标都在正常范围。结论:为期24 d的HiHiLo(2 500~3 200 m)提高了上海女子赛艇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运动员在适应期(2 500 m)机能状态反应良好。在HiHiLo期间采用机能状态指标进行实时机能监控有助于合理调整运动和低氧负荷。  相似文献   
800.
通过对大众健身活动的关注,着重探索大众冰雪运动健身过程中运动损伤发生的成因及预警方法。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结合体育医疗和科研实践,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运动训练与血清CK变化之间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血清CK对于运动训练的敏感性,以此来预警大众冰雪运动健身过程中运动损伤的风险。得出人体只要进行体育健身锻炼,就会导致血清CK产生不同程度的升高,当血清CK升高到一定阈值后,就可能会导致骨骼肌或心肌的损伤。建议应用CK结合运动预适应的科学措施,提供冰雪运动健身损伤的有效预警,以此保障大众的冰雪运动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