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442篇
科学研究   23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26篇
综合类   76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根据ISO 7198和YY 0500-2004,通过对常规织物强力仪夹持件的改进设计,在保持试样管状形态下,实现对人造血管周向和轴向拉伸性能的测试,并进行了验证性试验。周向与轴向拉伸夹持件可测直径2~45 mm的管状试样,并配置三档精度范围的传感器5.0、0.5、0.1 kN,满足不同管状材料的测试要求。验证结果表明,直径4 mm机织人造血管周向断裂强度(14.31 N/mm)大于轴向断裂强度(13.40 N/mm),这与临床上人造血管在周向需要更强的结构是相吻合的,且实验指标的CV值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另直径6 mm的3种不同结构的人造血管的周向断裂强度CV值在0.61%~3.51%,说明该测试仪器的精密度较高,重现性较好。该管状拉伸夹持件具有操作简便、功能性强和数据精准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心脉通胶囊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心脉通组(30例,常规西药加心脉通胶囊治疗)与对照组(30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心肌缺血总负荷(TIB)、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心脉通组临床症状计分、TIB、ET、MDA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NO、SOD上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脉通胶囊有较好抗心肌缺血作用,血管内皮保护效应是其作用机理之一,加用心脉通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比单用西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通过观察腹部手术治疗后患者肠麻痹恢复情况,评价五磨脐贴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观察腹部手术患者血清中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及五磨脐贴对其影响,探讨五磨脐贴促进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机理。方法8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五磨脐贴外敷神阙穴,对照组不使用任何促胃肠动力药,观察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观察两组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结果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组间比较,五磨脐贴治疗组的时间明显短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五磨脐贴治疗组治疗前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五磨脐贴抑制腹部手术患者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分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4.
Vogt-小柳原田(Vogt-Koyanagi-Harada,VKH)病是以双侧肉芽肿性全葡萄膜炎为特征的疾病,常伴有脑膜刺激征、听力障碍、白癜风、毛发变白或脱落。此病又称为“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是国内常见的葡萄膜炎类型之一[1]。患者一般发病急、病情重、治疗时间长,最终视功能受到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05.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是口腔颌面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它危害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根据国内六院校统计资料,在11947例涎腺上皮肿瘤中约占30%,可见于任何年龄,40~60岁为发病高峰。根据癌细胞分化程度和生物学特点,分为高分化(低度恶性)、中分化(中度恶性)和低分化(高度恶性)三型。当前,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组织学诊断主要依靠HE染色切片,还没有一种用于诊断或估计预后的特异性标志物,因此研究用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诊断、预后和治疗特异性标志物就显得非常重要,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不断出现,不仅对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诊断提供了帮助,并为其预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06.
血液里红血球的作用是携带氧气送到每个细胞,然后把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带出来经过肺呼出去。红细胞是最勤劳的,它们在体内流动的速度非常快。假如这些红细胞堆积在一起,就会造成血管阻塞。  相似文献   
107.
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探讨了活性污泥沉降性能与生长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pH值为8.0的时候,活性污泥的沉降比和污泥指数最好.通过方差分析和显著性分析,pH值、C、N、P各因素对活性污泥的沉降比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各因素间对活性污泥指数的差异是显著的.N对活性污泥指数影响的效果显著高于C,也高于P;pH值对活性污泥指数影响的效果显著于C和P;N、pH、P与C对活性污泥指数影响的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培养,采用电镜、免疫组化等技术观察肿瘤坏死因子-a(TNF-a)对HUVEC的存活率、形态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从而探讨TNF-a致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分子机制以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9.
一种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新药PEP-1-SOD1由郧阳医学院专家研制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由此填补了十堰市生物制药领域的空白,这也是十堰市首个拥有自主产权的生物制药项目。  相似文献   
110.
陈幸 《同学少年》2008,(2):33-33
曾有一种感觉在我们的心中:甜甜的,犹如一颗沾了蜜的糖;凉凉的,犹如夏天里那透心的冰激凌;缓缓的,犹如清泉流淌过心房。这,就是幸福的感觉。幸福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医院的病房里住进了两个病重的人,一个来自城市,一个来自农村。城市患者每天都有不少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