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982篇
科学研究   114篇
各国文化   83篇
体育   522篇
综合类   91篇
文化理论   49篇
信息传播   31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653篇
  2011年   520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660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991.
为了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加强新闻“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为广播电视工作者指明方向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目主持人也必须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把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紧扣群众思想脉搏,吸引群众参与,引起群众共鸣,实实在在为群众讲话,得到群众的拥护和信任。”节目主持人要实现“三贴近”,首先要做到“三深入”,即“心入、情入、身体力行投入”,没有这个前提条件,要使节目“三贴近”只能是空话、套话。一、要用心、尽心做到“心入…  相似文献   
992.
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是国内各家电视台的重头戏。研究结果显示,晚会节目整体收视水平,固然取决于每一个节目的水平高低,但节目类型与观众特质具有内在联系,不同节目类型的受众偏好不同。所谓节目水平高只能相对于某类偏好受众而言,对另一类型受众即使节目水平再高也未必会看。因此,晚会编导将不同类型的节目(不同偏好的观众)串联在时间流程上时,其编排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93.
欣赏指数与电视节目品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台经营的品牌化是当今理论界.学术界的最新研究课题。同时也是电视台.电视节目新一轮发展的方向。可是品牌化的标准是什么?品牌化的道路究竟该怎么走?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定论。在电视节目的评价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收视率调查和曲高和寡的欣赏指数调查.究意谁更能说明品牌的“含金量”呢?我们尝试把欣赏指数与节目的品牌化联系起来发现.欣赏指数所反映的节目内在质量.观众满意度和忠诚度等等要素.对于电视节目的品牌化有着重要意义.它可以弥补收视率调查的诸多不足.创造更健康、更积极的高品质电视市场。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继《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之后倾力推出的一个以记者的调查采访为主要形式,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或现象进行多侧面、多角度、深层次剖析的电视调查节目。走过了7年多的风风雨雨,现在,它已经成为倍受观众欢迎的名牌栏目。《新闻调查》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7.
长期以来,在一些观众和学者眼里,电视的功能更多地被定位为娱乐性媒体,认为它不适合在深度报道和评论方面下更多的功夫.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出现使得电视的评论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相似文献   
998.
999.
目前全国省市级电视台中,已有20多家电视台开办了科教频道,主要是因为无线台和有线台合并以后,频道资源相对增多和观众需求的结果。科教频道的发展要依托于大的环境背景,首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还有国家一直在大力提倡科教兴国和科技创新。全国范围内涌现出一批科教频道,纷纷得到了当地各级领导和观众朋友们的热情支持,但是,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仲启明 《记者摇篮》2001,(10):24-24
现场采访是指记者置身事件性新闻的现场环境中,伴随事态的发展进程同步进行,边观察、边叙述、边提问、边倾听的采访方式。在现场采访中,记者的表情与观众的感受是同步的,情绪随着事件现场的时空变化而起伏跌荡。记者的言行举止操纵和影响着观众,调动着观众的情绪。那么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该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把新闻事件圆满地报道给观众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