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92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17908篇
科学研究   681篇
各国文化   52篇
体育   236篇
综合类   765篇
文化理论   194篇
信息传播   3136篇
  2024年   236篇
  2023年   941篇
  2022年   711篇
  2021年   715篇
  2020年   682篇
  2019年   665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589篇
  2016年   608篇
  2015年   994篇
  2014年   1892篇
  2013年   1503篇
  2012年   1706篇
  2011年   1709篇
  2010年   1489篇
  2009年   1442篇
  2008年   1652篇
  2007年   1282篇
  2006年   876篇
  2005年   872篇
  2004年   551篇
  2003年   403篇
  2002年   400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我国学习型城市的实践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习型城市建构经历了理论思索到实践探索的发展过程,经历了点状探索、线状分布、齐头并举几个阶段。具体的成因包括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及时做出战略决策;国家领导倡导,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大力开展理论研究,积极推介有关经验。  相似文献   
42.
本拟结合本班幼儿自发进行的建构“机器人基地”的区域活动案例,浅谈自己对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43.
本分析了《实用英语》教程的编写特点,分别对语言基础知识方面,题材选择技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4.
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承担着提高全民族素质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任。要完成这样的任务 ,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更新教学观念 ,还儿童以主体地位 ,将历史教学之根深植于儿童经验之中 ,通过意义建构 ,使历史与现实对接。进而使对历史的体认服务于儿童经验的改组 ,最终使历史的教育意义见之于儿童的现实行为。  相似文献   
45.
蔡敏 《新闻界》2002,(6):20-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核心——多中心”的传媒文化生产结构,与之相应,新闻话语方式也产生了转换,体现在由话语生产的政治学转向政治学与经济学原则的并立,而传媒的使用与满足图式则建构了认识新闻话语的文化之维。  相似文献   
46.
能够支持建构性语文课堂学习的主流模式应是生成性的建构模式。这种模式的操作程序是:“练习→问题→探究→建构→评价”。其理论依据是建构性学习理论和教学互动理论,实施的首要条件是隐藏有建构意义的练习的设计。  相似文献   
47.
通过代数、几何等例说明了精加工策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主张在数学教学中宜多角度的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精加工,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相似文献   
48.
一、封闭的理论,开放的视点 每一教育理论,无论是传统的、西方的,还是现代的、后现代的,都自成体系,为了论证各自的观点而具有各自的话语系统并立足于本身的话语系统之中,由此,理论成为一个具有封闭性的理论,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封闭性才使每一具体教育理论具有逻辑性、严密性及可理解性,其封闭性越强,其逻辑性及严密性越强,也越具有可理解性,教育理论也才成其为系统的教育理论,所以理论的适度封闭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9.
文学作品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形象世界.往往寄寓着深厚的意蕴。如何打开文学作品的意义之门?这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心灵深处挥之不去的困扰与苦恼。笔者以为,从洞悉文学作品的意义的根本实质出发。去探寻文学作品的意义的建构方式.进而准确判断文学作品的意义的真正价值。是打开文学作品意义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50.
传统教学强调教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推崇“师严道尊”: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这样既能引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又能极大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