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89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耿巧丽 《现代语文》2007,(7):124-124
《游戏报》创刊于光绪二十三年五月二十五日(1987年6月24日),其主办人李伯元通过举办“花榜”这样一种别出心裁的办报手段,造成了极大的轰动效应,从而使《游戏报》一炮走红,李伯元亦声名大振。同时,李伯元又不断地向读者表明自己办《游戏报》所暗藏的深意,来纠正其举办“花榜”的消极印象,如在《论(游戏报)之本意》…文中:“《游戏报》之命名仿自泰西,岂真好为游戏哉?  相似文献   
62.
在世纪之交的几年里.中国反腐电视剧迅速崛起.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本文在历史地梳理反腐电视剧轰动效应的基础上,从艺术文本的角度剖析了这一效应得以形成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63.
报告文学失去轰动效应已久,怎样振兴报告文学,本文汇总了若干篇对八十年代生产过轰动效应的报告文学作品进行解析的文章的观点,从文本解读、理论探析两个方面详尽地分析了报告文学产生轰动效应的诸多因素.最后总结出了几条带有普通性的规律作为启示,以期对报告文学创作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4.
王勇 《山东教育》2010,(5):17-17
有人曾戏言,一个人出好名不容易,出恶名很简单。只要不顾廉耻.与道德相悖,恶名自然就会形成了。看来,出名是否好事,关键还是要看其是好名还是恶名了。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与一些基层校长座谈。  相似文献   
65.
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广告不是提供人们有意识消费的.它们是作为无意识消费的药丸设计的,目的是造成催眠术的魔力,尤其是对社会学家的催眠术.  相似文献   
66.
陶克强 《新闻前哨》2013,(11):110-110
客观地叙述或是呈现事实.是新闻记者必须坚守的底线。但现实生活中却有少数记者丧失职业情操.违背新闻伦理,在所写新闻报道中故意加入一些“耸人听闻”或是让人“目瞪口呆”的内容,以此来博得和吸引读者的眼球,并企望造成所谓的“轰动效应”。这一出发点是极其错误的.也必然为人们所不齿。  相似文献   
67.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流动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江苏省公布《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意见稿》,其中规定教师在同所学校任职不能超过6年。这样极具轰动效应的教师“流动制”,就是剑指这些年深受诟病的“择校热”,目标就是通过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来实现教育公平。该意见稿一经出台,便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热议。从实行教师“流动制”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角度来看,讨论这一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8.
尕丁 《收藏》2007,(8):146-148
生肖邮票的轰动效应 国家邮政每年发行的生肖邮票,被1亿以上的中国人视为自己的本命年邮票,倍感亲切。许多亲朋好友都乐于以刚发行的生肖邮票互致良好的祝愿,从而为新年、春节增添了欢乐喜庆的气氛。尽管年年如此,但人们总感觉年年有新的企盼、新的欢喜、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69.
70.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已远去70年了,但这史诗般的壮举,似不朽的丰碑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正如重走长征路的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所说:“它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长征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虽有国民党的严密封锁,但它还是巧妙地被传播出去,让公众了解真相,从而产生震撼世界的轰动效应,这与早期对外传播长征的中外人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