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9篇
教育   4007篇
科学研究   92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59篇
综合类   333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9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提出一种新的求解0-1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最小部分系数和法,用它来求解0-1线性规划问题比现行的隐枚举法往往要便捷得多。  相似文献   
62.
利用连续函数ex,给出不定型1∞求极限的结论:lim(1 α(x))M(x)=eλ,其中limα(x)=0(α(x))≠0),limαx→x0(x)M(x)=λ(|λ|< ∞).  相似文献   
63.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均三嗪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方法:在丙酮介质中,三聚氯氰先后与N-甲基苯胺、甲醇反应,合成了N-甲基苯氨基-4,6-二甲氧基-1,3,5三嗪.结果:标题化合物经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它进行了表征,筛选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结论: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灰色理论的GM(1,1)模型,给出了利用GM(1,1)预测股价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并给出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65.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是PEP小学英语第五册的第一个单元,它以My new teachers为单元主题,主要的语言结构为:Who’s your art teacher?What’she/she like?并围绕主题引出一系列词汇。主要有:young,funny,tall,strong,kind,old,short,thin.在这些词汇中:young,old,tall,strong,short,thin等,学生通过观察直接对教师进行描述。而kind,funny等一些词汇则需要从学生与教师的交往接触中感知、体验来产生。  相似文献   
66.
802.1x协议认证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2.1x用于对采用以太网技术作为接入手段的用户/设备进行接入认证,并分析了该协议的技术特点和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67.
证明了4-连通的K1,4受限{I,Z,P5,Z2}-free或{A,P5,Q,Z2}-free图是H-连通的.  相似文献   
68.
王子平 《考试周刊》2007,(34):63-65
本文对一重要极限lim(1 1/x)~x=e(n→∞)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实用的解题方法,并进行了拓展。  相似文献   
69.
本文阐述了在教学实践中关于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导数教学中的新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导数公式推导过程与重要极限"lim_(x→∞)(1+1/x)x=e."的关系,直观地给出自然指数函数和自然对数函数的底"e"的存在性说明,同时绕开晦涩难于理解的极限存在准则,利用导数思想证明了重要极限"lim_(x→∞)(1+1/x)x=e."的关系,直观地给出自然指数函数和自然对数函数的底"e"的存在性说明,同时绕开晦涩难于理解的极限存在准则,利用导数思想证明了重要极限"lim_(x→∞)(1+1/x)x=e."给出了"e"的另一种定义方式,丰富了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70.
贵刊2004年第3期在《问题·争鸣》栏里登载了戴、代二位老师的《“1∶2”不能写成“12”吗》一文,认为1∶2可以写成12。2005年第二期又刊了王老师的《也谈“1∶2”与“12”》一文,他认为,比就应写成“1∶2”的形式,而不能写成“12”形式,两种观点不一致。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在《比的意义》一节对此进行了阐述,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此也进行了详细说明。教科书中认为,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如3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