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4727篇
科学研究   210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35篇
综合类   39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316篇
  2012年   413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477篇
  2005年   484篇
  2004年   437篇
  2003年   360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论述了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与全民健身之间的关系,全民健身的欣起与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如何使体育与经济建设接轨,发挥体育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2.
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散文文本在女性意识的表达,对两性关系的探索及艺术表达方式方面与80年代散文都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背后又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63.
沈从文的时间意识与死亡意识相生相成,构成沈从文“生命哲学”的重要而又特殊的组成部分。他认为时间的魔力巨大,能消融生命,能治疗痛苦,还能造就创作;他的时间意识停留在“过去”,具有“过去式”、“静态化”与“突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4.
唐传奇作者之"史才"不等同于历史学意义上的史学才能,却又与史学联系密切。从唐代史官制度与文学之关系的角度来考察,小说家"史才"当从"假小说以寄笔端"中求取,其实质包孕史学传承、历史意识生成、历史笔法借鉴等涵义。  相似文献   
65.
面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择业意识才能在竞争中抓住机遇,顺利完成择业过程。但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大学生缺乏择业法律意识卷入了择业的劳动纠纷。从维权意识、契约意识、公民意识和对违法行为性质的认识四个角度对大学生的择业法律意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6.
微小企业主在管理活动中的职能具有极大的综合性,其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还要懂得生产操作,善于设计和开发,而且要具备多方面的管理能力。对天津市微小企业主知识素质现状的调查表明,企业主的基础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管理知识匮乏,大部人没有参加过相关培训。鉴于此,建议:引导企业主树立正确的自我定位,激发其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主形成注重自身知识素质的意识;积极组织开展对微小企业主的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67.
廖家骅先生作为当代中国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为中国音乐教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可称为“中国音乐教育学科的领路人”。基于对廖家骅学术成果的系统梳理,从其对音乐审美特性、音乐教育审美特性、音乐教育与审美心理和智力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其音乐教育美育观;从其对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职责、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等问题的关注概括其音乐教育通才观;从其对一线音乐教学、教育现状等现实问题与实践性问题的关注与评论提炼其音乐教育实践观,从而对他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全面阐释。对廖家骅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既是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成就的总结与回顾,也是对我国当代音乐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68.
提高高校校报质量需要强化的四种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提高高校校报质量需要强化的四种意识:政治意识、读意识、精品意识、育人意识。  相似文献   
69.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结合学校实际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就是要坚持“以德育人”为先,既要牢固“首位、思想,强化“师表”意识;又要着力“课堂”教学;狠抓“养成”教育,营造“环境”氛围,构建“机制”育人。  相似文献   
7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协调有序、快速稳定的发展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要融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要不断创新,有勇于担纲的意识,努力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和高技能的综合型人才,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为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出强大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