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86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教育   12908篇
科学研究   979篇
各国文化   141篇
体育   874篇
综合类   1150篇
文化理论   114篇
信息传播   8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314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545篇
  2014年   1361篇
  2013年   1410篇
  2012年   1611篇
  2011年   1527篇
  2010年   1251篇
  2009年   991篇
  2008年   1126篇
  2007年   1240篇
  2006年   1115篇
  2005年   809篇
  2004年   703篇
  2003年   604篇
  2002年   501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教师“身份”的制度与文化根源及当下危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教师的传统身份是制度型构起来的,正是通过制度的型构,才逐渐形成民间尊师重教的习俗和传统。由于教育制度的变迁,目前教师传统身份正遭遇严峻的危机,甚至民间日常生活中的尊师习俗和传统也面临着“去根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92.
濮人曾经是古哀牢王国的主体民族之一,在云南境内有广泛的分布,但由于政治和战争的原因,以及汉民族的迁入,哀牢濮人经历了漫长的迁徙,分化为多个少数民族。但哀牢濮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朴素的生态适应性并没有因民族衍变而消失,而是超越环境的变迁顽强地传承下来,成为我们今天调适人与自然环境,处理人地关系的很好借鉴。  相似文献   
93.
在明确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后,应传承、创新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价值导向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加强文化交流、互鉴,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积极探寻提升文化自信的路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94.
重言管窥     
重言源远流长,应用广泛普遍。它结构独特,灵活多样;它短小凝炼,鲜明生动,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重言来构词或构形,是汉语悠久的历史传统,也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语汇、语法现象。在文学创作中,重言运用一直被当作主要的语言表现手法之一。重言的意义不仅表现在语言、文学上,而且渗进更广泛、深刻而根本的中国“社会传统”和“心理习惯”之中。它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中国语言及文学、文化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加强我国文化建设既要从思想层面上筑牢价值观的坚实基础,又要从制度层面根除缺乏创新力的固有"病灶,"还要从器物层面上打造创新文化的得力载体。只有这样,文化才能成为我国"软实力"的必备部分和有益助手。  相似文献   
96.
文章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为理论基础,以人称代词和个人主义以及集体主义文化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集体主义文化对英语作文的潜意识影响在人称代词方面的表现以及基本认知模式,认为在英语作文教学中不仅要注意语篇、句法和修辞等方面的训练,更要注意英汉文化的区别以及学生的跨文化写作互动意识,尽量避免汉语文化在英语写作中的文化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97.
英汉股市报告中的隐喻实例,说明了Lakoff提出的事件结构隐喻的普遍性。同时,由于概念隐喻受不同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文化独特性。概念隐喻具有认知普遍性和文化相对性。  相似文献   
98.
A psychological process called self-referencing justifies the use of ‘you’ statements in advertisements; the more an individual relates an ad to him/herself, the greater the likelihood of recall and favorable evaluation. Self-referencing can be differentiated based on the temporal dimension of the self being activated while processing advertisements: when people remember themselves in the past they engage in retrospective self-referencing whereas they engage in anticipatory self-referencing when imagining themselves in the future.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nsumers’ cultural background (i.e. long-term vs. short-term orientation) on the effects of temporal orientation of self-referencing. A corollary of this premise is that the match between cultural time orientation and the type of self-referencing activated by an ad will increase the extent of viewers’ self-referencing as well as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Further, this study confirmed a mediating role of self-referencing in explaining the match effects. The findings inform the extant literature on self-referencing and also provide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practitioners.  相似文献   
99.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能独立于文化而存在。由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首先,应充分利用现有教材,立足课堂,进行文化渗透,其次,要不断开拓第2课堂,加强文化渗透。  相似文献   
100.
诗歌属于文学体裁的一个分支,讲求音韵、形式和意境,因此很难被成功地传译到另一种语言中去。文化翻译观的领军人之一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认为诗歌翻译是种子移植,其实质就是一种文化基因转换,即:将原语主要特征的文化基因片在译入语中重组并符合译入语的表达规范。以古诗《游东田》及许渊冲的英译本为例,从音韵美、结构美和意境美三方面来分析译文中文化转基因的成功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