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2篇
教育   222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和实践对日本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其实用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外交思想也深刻影响了日本的外交政策。在新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下,重新审视福泽谕吉的外交思想,有利于抑制日本右翼势力抬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22.
纵横家在外交过程中功利性目的很明确,言语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论辩过程中采用兵不厌诈等论辩手法、积极创设有利的语境、并运用类比、寓言等多种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23.
毛泽东地缘外交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从旧外交向新外交转型时期的指导思想,并以其科学内涵开创了中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毛泽东针对建国后复杂多变的地缘局势,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从地缘的角度对中国外交作出战略性思考,制定了"一边倒"地缘外交战略、"中间地带"地缘外交战略和"一条线"地缘外交战略,在特定条件下实现了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4.
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能源对于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不断提升,各国在能源领域所开展的外交活动日益活跃,能源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地位迅速攀升。因此,大力加强能源外交及对能源外交理论的研究,制定与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相配套的能源外交战略,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外交战略,应该有其明确的内涵与定位,能够把握现存的问题并给以解决问题的出路筹谋。  相似文献   
25.
国际形象对外交政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构建国家形象是一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政府对各自的国际形象表现出了更加热切的关注,努力推销自己的“美好形象”,消除“带有误点的形象”。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了美国的国际形象与其外交政策的相互关系,以期为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构建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6.
研究系较早关注和提倡国民外交。一战结束后,研究系围绕巴黎和会积极开展国民外交活动,或制造国民外交舆论声势、或组织国民外交团体、或参与政府外交决策、或派遣代表赴欧考察。研究系的国民外交活动,成为战后国民外交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时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27.
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方向指引下,我们应把中国话语与中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中国外交翻译话语权。在建构中,理论层面要突出中国的文化价值选择;实践层面要体现自己的"说话方式";创新层面要吸收西方外交翻译话语体系中的积极性成果,并为我所用,使之自我化、中国化、民族化,并用自己的、中国的、民族的译文表述出来。如此,建构起用中国自己的"说话方式"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并体现出"中国话语"本质特征的外交翻译表达语用体系。  相似文献   
28.
新保守主义是古典自由主义与传统保守主义的变种,是“新保守派”的政治标签;它对布什的政治思想和外交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布什连任后的对外政策和外交内涵体现了3C(Continuity继续,Cooperation合作,Consemus共识)。  相似文献   
29.
梁启超不是传统的“以夷制夷”外交策略的追随者。他主张中国要自立自主自强 ,对列强不偏不倚 ,走独立自主之路 ,同时强调要运用国际法和外交知识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  相似文献   
30.
现实主义与现实中的中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主义”外交政策,是促使中俄关系稳步发展的关键要素。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主义基础是双方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即政治上有共识、经济上有互补、安全上有共同需要、外交上有战略一致等四个支柱。但双方的经贸合作进展不如人意,两国间在首脑会议上达成的协议,常常会由于各自政府强调其国家利益而不能实施;俄罗斯国内普遍流行“中国威胁”的宣传和认识;其他国家(如美国、日本)的牵制影响;历史遗留问题上的分歧等因素却制约着中俄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