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10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460篇
综合类   14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21.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完成。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说,他们应该建立正确的自我效能感,因为它能够影响他们对就业行为的选择,以及对就业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还会影响他们就业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就业行为的习得和就业行为的表现。  相似文献   
722.
目的:探讨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肩关节肌群力量特征。方法:通过 ISOMED 2000肌力测试系统完成了我国男子自由跤运动员(健将12名,优秀9名,一般15名)肩关节屈、伸与旋转运动的测试与分析。结果:(1)不同类型肌力的伸肌优于屈肌,旋内优于旋外(P <0.05);(2)静力状态(0°/ s)下的平衡与稳定力量较好,快速状态下(180°/ s)的这种稳定易被打破;(3)不同水平运动员肩关节的 PT/ BW0°/ s、APT/ BW0°/ s、AP180°/ s、WF180°/ s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4)不同水平运动员肩关节 F/ E0°/ s、O/ I0°/ s、L/ R0°/ s、F/ E180°/ s等稳定性肌力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结论:(1)动态条件下的肩关节稳定性力量需要加强,尤其是快速状态下的稳定性力量;(2)两侧肩关节无论在屈伸肌群还是旋内外肌群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均衡性,加强关节的均衡性练习可能是避免运动损伤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3)该项目运动员在最大力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优先发展快速力量与力量耐力(尤其是快速力量)可能更有利于运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23.
英语竞赛反映了英语教学与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模式,重过程的教学模式、语言教学的系统性和语言教学的跨文化性。英语竞赛对英语教学和学习的经验启示主要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跨文化训练和改革学习水平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724.
从考试的组织角度分析,传统耐力素质考试存在组织定位不准确、管理存在缺陷、评价方式"一刀切"、宣传教育手段单一等问题.提出重塑"以人为本"考试核心理念、构建多渠道宣传机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与完善的免缓考制度、构建合理的评价标准、建立公开的反馈监督平台,并以怀化学院2012级为改革实例,证实考试改革成效显著,对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养成体育素养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725.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将忻州师院体育系6名健康男性作为受试者,旨在观察运动前补服支链氨基酸对人体有氧耐力的影响,进而得出对补服氨基酸对人体有氧耐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6.
研究发现,人参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及其代谢产物。大量的研究发现人生皂苷能够增加肌肉中氧气供应和弥散的能力、并增加葡萄糖和脂肪的有氧代谢,从而明显增加人体的运动耐力。同时,人参皂苷能促进运动后肌肉能量储备的恢复、减少乳酸产生和降低肌肉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运动疲劳。  相似文献   
727.
邱俊  陈文鹤 《体育科研》2009,30(1):57-61
有氧耐力是人体从事耐力性运动的重要能力一,最大摄氧量是客观评价人体心肺功能的一项综合生理指标。本文对有氧耐力的重要测试指标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在有氧耐力评价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梳理了有氧耐力训练的新方法。耐力性项目的连动成绩与最大摄氧量关系紧密,而无氧阀在评定有氧耐力水平、制订有氧耐力训练强度等许多方面亦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有氧耐力训练在很多项目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掌握科学的有氧耐力训练方法对提高运动员的专项竞技水平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