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3篇
教育   1245篇
科学研究   194篇
体育   156篇
综合类   96篇
信息传播   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研究一种改进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通过低碳节能区域规划,设计土地集约利用数学控制模型,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传统方法的模型无法定量刻画土地利用的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属性特征,利用效益不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反馈约束分析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根据不同区域内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环境容量,实现功能分区调整,有效预测和规划今后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发展趋势。对集约利用要素进行有机结合,设计反馈约束算法,进行土地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交流控制模型设计,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出发,以土地利用数据的测定为基础,按利用现状进行分类调查统计,实现模型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收益,对降低生成成本,改善生态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2.
智能手机动作识别系统设计中,设计线性反馈控制算法,提高手机对动作识别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传统的智能手机动作识别控制算法采用分层子维空间运动规划,提出一种加权最小范数广义逆RRT规划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智能手机动作识别系统线性反馈控制算法,但存在对智能手机动作识别控制精度不高,控制延迟较大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智能手机动作识别系统线性反馈控制算法,进行了智能手机的动作识别系统模型构建,构建智能手机动作识别系统的运动方程。然后采用线性控制策略,提高对智能手机动作识别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构建智能手机动作识别的闭环系统,求得动作控制矩阵两边相应的元素,构成时变时滞函数,得到改进的线性反馈控制输出。在算法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软件编译,在应用层运行Android的应用程序,由此实现了对智能手机的动作识别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智能手机动作识别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抗干扰能力较强,稳定性好,控制精度较高,能准确跟踪动作变化情况,避免了迟延控制和差错控制。  相似文献   
63.
聚焦工作特征对员工个体心理活动、行为和产出的影响过程,讨论工作心理所有权在工作技能多样性影响创造力和绩效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和工作反馈的调节作用。以来自235名员工与主管配套的问卷数据为样本,验证了工作技能多样性通过员工的工作心理所有权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和工作绩效,并验证了在高工作反馈下,工作技能多样性通过工作心理所有权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64.
黄昭仁 《科研管理》2015,36(2):115-123
探究战略目标、绩效指标与行动等项目间的动态交互影响关系,结合系统动力学方法以解决战略地图及平衡计分卡中的动态问题。以研究整理"企业战略目标的规划设计及衡量程序",藉由企业战略目标规划与绩效评价间交互影响的机制与方法,透过系统动力学的互动模拟与测试,找寻企业战略目标中最适之关键绩效指标并进行修定战略与政策。战略目标项目与绩效指标的因果关系中会受到副作用及后遗症的影响,以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模拟与测试,以找寻系统中的领先指标,协助订立绩效评价指标,做为战略调整与政策规划之参考,有效提升战略目标长期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65.
以辽宁某大学非英语工科专业二年级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为对象,研究形成性评价在本科生大学英语课堂展示准备阶段的实施效果。数据显示,即时的、针对展示任务细节的、互动式的、描述为主的形成性反馈对实验班具有显著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6.
英语写作离不开反馈,反馈的作用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不可忽视。文章的好坏与写作过程中作者得到的反馈息息相关,可以说反馈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多级的反馈,从而诱导学生积极修改文章。探讨了在作文批改中教师如何引入有效的反馈方式,建立交互式的写作教学环境以及建立有效的写作纠错机制,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7.
信息检索技术成为用户在海量的网络数据中查找和准确获取网络信息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多媒体信息内容的复杂性,查准率不高仍然是存在的重要问题。在特殊领域的应用,如邮票图像检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本体和相关反馈技术相结合的邮票检索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检索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8.
完善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坚持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以北京某市属高校2012届硕士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为依据,藉此系统分析研究生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加强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严守撰写规范;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师生交流效率等。  相似文献   
69.
做好写作反馈是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文献中有关写作教学和写作反馈的内容,从师生两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旨在探讨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写作反馈的态度和倾向;提出写作反馈需形式多样,反馈评价重点要明确、具体,引导到位。  相似文献   
70.
Electronic marking tools that incorporate statement bank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evalent within higher education. In an experiment, printed and emailed feedback was returned to 243 first-year students on a credit-bearing laboratory report assessment. A transmission approach was used, students being provided with comments on their work, but no guidance as to how they should use these remarks. A multiple-choice question test, undertaken before and after the return of feedback, was used to measure learning. Although returned comments included model answers, test scores showed no overall enhancement, even when students’ marks for their laboratory reports were initially hidden. A negative and significant (p = .010) linear trend between relative test scores and test date suggests that even modest improvements in subject knowledge were lost over time. Despite this, students could accurately guess their mark based on emailed feedback alone, estimated and awarded marks being linearly correlated (p < .001). It is concluded that statement banks organised according to published assessment criteria can ultimately help students to appreciate how their work was graded. However, student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produce a structured response to received feedback if self-assessment is to occu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