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60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149篇
综合类   2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1.
对酯水解的动力学常数测定实验进行改进,通过使用带恒温装置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一定pH值和恒温条件下测定具有三脚架型的二乙烯三胺锌配合物催化磷酸双酯BNPP水解的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进一步求算出催化磷酸双酯水解的二级速率常数,有助于学生掌握测定配合物催化酯水解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92.
中、外优秀男子百米途中跑运动学研究及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慧松 《体育科学》2007,27(6):17-23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影片解析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最高速度时一个单步的技术结构进行运动学研究。通过对着地瞬间、后蹬瞬间、腾空瞬间的运动学指标分析,总结出男子优秀运动员共性的技术原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中关联度的大小,建立优秀男子百米专项运动技术模型。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10名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悬垂摆体进行运动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在竿上支撑阶段时间的分配上存在问题;运动员都能很稳定地保持合理的身体姿势;悬垂时下握手的肘关节角度偏大;我国优秀选手在竿弦最短时竿弦与地面的夹角过大,竿子的弯曲度不够,造成竿子的能量储备不够.我国运动员的摆体技术基本上是以"高髋摆体"技术为主.  相似文献   
94.
本文采用高速摄影与三维测力同步的方法,对技巧女三膝抛直体后空翻两周下动作进行了定量测试,揭示了该动作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进而提出了完成该动作的最佳配合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95.
NPG,TAM及其二元体系固-固相变DSC测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Freeman-Carroll法和ABS法两种热分析动力学模型,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新戊二醇(NPG)、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AM)及其二元体系的低温固-固相变DSC曲线,求算固-固相变的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烽,探讨表观活化能随组成不同的变化规律。两种方法处理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6.
应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研究电荷在液/液界面上的转移过程是目前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发展了一种制备金属纳米电极和SECM探头的方法.围绕着扫描电化学显微镜与纳米探头(金属、玻璃纳米管)的结合以及扫描电化学显微镜与极化的液/液界面的结合,本文研究了加速离子在可极化的液/液界面上的转移反应机理及其动力学,并对电子在液/液界面间的转移的Marcus理论做了较详细地探讨。  相似文献   
97.
采用技术动作录像拍摄与分析,对参加2004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两臂和摆动腿摆动技术有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角度速度最大值为腾起垂直初速度呈非常显著性的正相关,两臂和摆动腿的摆动使身体重心高度运动轨迹曲线呈上升趋势。另外,改进摆动技术,提高两臂和摆动腿的快速摆动与制动能力,是提高背越式跳高成绩的有效训练途径。  相似文献   
98.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peak anterior–posterior (Fy) and medio–lateral (Fx) ground reaction forces (GRFs) of women performing stationary running at different intensities in aquatic and dry land environments. Fourteen young women performed the stationary running exercise at three cadences (first ventilatory threshold, second ventilatory threshold and maximum effort, as determined during exercise in water) in aquatic and dry land environments. Two-way repeated measures ANOVA was used to analyse the data (α?=?.05). As a result, significantly lower peak Fy anterior, Fy posterior, Fx medial and Fx lateral values were observed for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except for the Fy posterior at the first ventilatory threshol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cadences in the peak Fy anterior, Fy posterior, Fx medial and Fx lateral values, with higher values for the cadence corresponding to maximum effort compared to the first ventilatory threshold, except for the Fy posterior and Fx medial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orizontal GRFs are reduced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and depend on the intensity of stationary running exercis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99.
100.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重要结论:确定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硫酰氟的传质反应动力学区域,建立增强因子模型。研究气液传质测定设备双搅拌釜中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硫酰氟的过程,并结合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建立了增强因子模型。基于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硫酰氟过程的实验研究,确定了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硫酰氟的传质反应动力学区域为快速拟一级反应。得到了298K下其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1.44m3/(mol·s),并建立了增强因子模型E=68.08CBL1/2,为脱除熏蒸后残留硫酰氟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