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篇
  免费   6篇
教育   877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47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朱湘诗学是中国新诗理论矿藏中一块晶莹的玉石,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特征。朱湘诗学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他的悲观的生命意识、性与文学观以及形式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2.
美国诗人弗洛斯特以主张以旧创新的现代性风格而著称。他在继承英诗传统的基础上 ,采用普通的题材 ,简练的语言 ,优美的韵律 ,深刻昭示了人生现实与理想的对立统一。诗人以源于自然的传统表现手法 ,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现实主义内容  相似文献   
73.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时期,本将中国的现代性置于全球化语境加以考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代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现代性总是以西方的现代性为参照,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是否可以选择自己的现代性?詹姆逊的新作《单一的现代性》从后现代的角度对现代性进行了理论阐述,本对中国的现代性的阐述体现了该书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74.
王沂东是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的艺术既揉合了传统和现代,又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为古典主义画风引入清新的乡土气息。他的作品大多以沂蒙山区的风土人情为题材,体现出浓厚的乡土情感和健康的美感,但又没有陷入对个人趣味的过分追求而边缘化。他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研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较为成功地解决了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的矛盾。王沂东的作品富于绘画因素与文化因素两方面的价值,对大众趣味的健康发展具有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75.
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发表的小说之一。发表之初,受到了当时文坛的重视和赞扬,不久,旋即受到了批判,对它的批判构成了当代文学史的一次重要事件。从现代性的角度解读这一事件,认为这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对启蒙现实主义文学消除的开端,在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人格的重要特征在于其文化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人的人格,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在现代性背景下中国人的人格及其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在中国文化和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忽视了传统文化对中国人人格养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
推进社会现代化必须关注人的现代化。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农民工的现代化对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流动的经历使得农民工初步接触了现代性,然而城市社会的排斥、职业选择困难以及受教育程度低、较少接触大众传媒等因素则制约了农民工进一步现代化。产生这些障碍的根源在于制度设置的不合理、传统观念及行为方式的深刻影响以及教育公平的缺失。此外本文还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78.
冯至的记行长诗《北游》不仅呈现了诗人北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而且发出了诗人因不甘沉沦,执着追求而导致灵魂裂变时沉闷的声音。诗作中关于人生无路的悲哀,个体存在的孤独,生与死的秘密等问题的探索,表明此时的冯至已具备了探索现代性的初步自觉。该文试图对《北游》的现代性作出解读,并试图从昨日的沉淀、现实的赐予、外来的养分三方面对这种现代性的产生作出阐释。文章认为,正是冯至对现代性的这种自觉,为他30年代留学德国时亲近存在主义哲学和存在主义诗人里尔克等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更为他40年代《十四行集》的成功面世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79.
现代性问题是现代社会的理论缩影和主导话语,诸多不同领域的思想家都从各自的视角给予普遍关注,结论莫衷一是。因此有必要对现代性问题的前提进行反思。现代性的方法论之思表明必须超越狭隘的“视角主义”走向“视域共现”;与之相关的是,现代性的多重论域之思表明现代性问题研究的“领域共现”;作为哲学言说主题的现代性之思,旨在开显思入现代性问题的通路:启蒙——现代性的品格;自我——现代性的灵魂;理性——现代性的生命。可以说,启蒙、自我与理性共同勾勒和描绘出了现代性问题的全新图景。  相似文献   
80.
塔甸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彝族村落,在当代经济、文化全球化语境下,该村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社会经济现代性变迁的问题。当地彝族在外来经济文化的冲击下,积极进行着自我文化选择和实践,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地方性进行重建和创新,试图探索一条传统和创新相结合的道路,全面融入全球一体化和民族国家经济生产和消费体系中,在获得现代性的同时,有效地保持自己的地方性、传统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