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66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69篇
综合类   12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回顾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过程与当前理论研究的现状。通过分析发现,当前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存在诸多困境,包括学科主干——武术与气功研究存在不足、相关研究的基础理论薄弱、缺少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的全球视野与国际交流。本文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持和引导,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急待完善。同时,借助历史学、人类学理论系统剖析这些问题,提出引入体育人类学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基础理论,将给民族传统体育学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援与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方传统武术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健身功能,而高校作为武术运动继承、发展、普及的一块重要的阵地,理应加强对传统武术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武术翻译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对武术翻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立足于全球化文化背景,以武术翻译方法为切入点,将武术翻译方法进行了文化延伸,论述了武术翻译策略的基本内容、影响武术翻译策略的因素和异化翻译的优势,着重论述了异化与归化的辨证统一关系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以它的博大精深吸引着越来越多世界各地的人们投身其中。近年来,外国留学生的武术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很快,但同时也频频伴有损伤的发生,如何做好预防工作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分析法等方法,以首都体育学院的35名武术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运动损伤状况展开调查研究,分析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有:技术动作不规范、专项素质没跟上、准备活动不充分、逞强好胜急于求成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措施:端正学习态度、做好准备活动、注重身体素质、规范技术动作、加强自我保护等,为今后留学生的武术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视野中传统武术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法,针对当前武术的发展现状,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武术要想实现国际化发展,必须做到以人为本为立足点,以我为主为依据,以创发性突破为为措施,以经济发展为后盾,这样传统武术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学视域下传承武术文化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倪依克  邱丕相 《体育科学》2007,27(11):15-20
社会学对于武术文化教育问题的讨论更为关注其得以运行的社会宏观背景,这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凸显教育问题本来具有的社会底蕴。基于社会学视角,武术文化教育研究中应贯穿着教育第一;培育公德和私德;武术文化教育不等于同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武术文化教育不仅是传统文化教育,也包括文化传统的教育;武术文化教育是动态的、多层次的等理念。基于上述理念,社会学视域下当代武术文化教育可以从完善教育体系,实现渗透教育;规范相关内容;普及中凸现娱乐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重新定位等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武术英译的重要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法,从翻译理论的角度切入,结合武术自身特点及其国际化传播的规律对武术英译进行研究,提出了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原则,并通过实例说明要注意纠正武术英译实践丢失民族文化特色的偏差。  相似文献   
18.
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与“明代僧兵抗倭”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与“明代僧兵抗倭”的史料分析,还原了隋末唐初、明代少林寺僧参与政治与军事文化的历史事实。“十三棍僧救唐王”与“明代僧兵抗倭”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少林武术文化的历史记忆,进一步丰富了少林武术文化“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二者文化价值取向趋同,一致指向“匡扶正义、维护国家与民族利益”的精神层面。“十三棍僧救唐王”培育了“明代僧兵抗倭”的精神规范与价值取向,而“明代僧兵抗倭”演义了“十三棍僧救唐王”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外交概念以及我国武术外交历程、实践经验、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我国武术外交经历人民外交时期、对外宣传时期、公共外交时期3个阶段,实践经验:传播我国本土体育,扩大体育影响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外民众交往,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新时代发展路径:转变对武术外交的认识,从国家战略高度制定长远谋划;大力开展武术人文交流,淡化形式上的官方色彩;提炼武术的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拓宽武术外交渠道,发挥多元主体的合力。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软实力作用凸显。武术是"中国符号",具有重要软实力价值。基于对"软实力"概念界定的反思,从概念、特征、结构划分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武术软实力的内涵;将武术软实力的作用过程区分为接触感知、好感吸引、参与学习、传承传播四阶段,并对各阶段的作用过程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指出,四阶段作用过程并非一定顺次演变,而更多呈现出相互交织、循环往复的现象,且该现象大多发生在前三阶段之间,如何更好地向第四阶段过渡是当前瓶颈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