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75篇
科学研究   7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董彦 《物理教师》2004,25(4):64-64,F003
第2 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第3题:有人提出了一种不用火箭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其设想如下:沿地球的一条弦挖一通道,如图1所示.在通道的两个出口处A和B ,分别将质量为M的物体和质量为m的待发射卫星同时自由释放,只要M比m足够大,碰撞后,质量为m的物体即待发射的卫星就会从通道口B冲出通道;设待发射卫星上有一种装置,在待发射卫星刚离开出口B时,立即把待发射卫星的速度方向变为沿该处地球切线方向,但不改变速度的大小.这样待发射卫星便有可能绕地心运动,成为一个人造卫星.若人造卫星正好沿地球表面绕地心做圆周运动,则地心到该…  相似文献   
102.
103.
天体运动问题,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他能灵活地考查万有引力及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2007年全国卷及各省市高考卷中都有该相关问题,现对其进行归类研究,供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4.
讨论了力学教学中值得商榷的几种说法:1.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惯性系;2.绝对光滑的水平面可视为摩擦力为零的条件;3.牛顿由于看到苹果落地后才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相似文献   
105.
知识梳理 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1)线速度: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某点线速度的方向沿该点圆弧的切线方向,其大小为v=s/t.  相似文献   
106.
在很多的教学参考用书和学习指导用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题目:一个质量为M的均匀球,半径为R,在距球心2R处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P,已知球对P的引力为F,若在球中挖去一个半径为1/2R的小球(如图),则剩余部分对P的引力F多大?  相似文献   
107.
从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地球卫星、行星际飞行器和恒星际飞船等人造天体,由于发射速度的不同,它们的轨道分别是圆和椭圆、抛物线、双曲线这四种圆锥曲线.本文根据曲线运动的原理和万有引力定律并结合数学方法推导这四种圆锥曲线的统一速率方程,同时对宇宙速度进行求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8.
胡连冬 《中学理科》2006,(11):50-50
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适用于一切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公式中的r表示两质点间的距离.当物体的形状规则、质量均匀时,r表示两者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例如均匀球体,r即为两球心的距离.那么,当质点位于质量均匀的球形物体内时,球体对质点的引力是否仍能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呢?下面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9.
1 正确区分保守力与耗散力 2种力保守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只取决于始、末位置 ,因此保守力沿任意闭合路径 1周 ,做功为零 .常见的有万有引力、重力等 .耗散力做功与实际路径有关 ,所做的功取决于这 2点间的具体路径 .具体计算为力与路程的乘积 ,常见的有摩擦力等 .例 1 以初速度v0 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 ,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 .如果空气阻力F阻 的大小恒定 ,则从抛出到落回到出发点的整个过程中 ,空气阻力、重力对小球做的功分别是多少 ?分析 重力对物体做的功只跟起点和终点位置有关 ,属于保守力 ,故对小球做的功为0 ,而摩擦力属…  相似文献   
110.
学习了天体运动以后.同学们不断地遇到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这三个力,由于不明确这三力之间的关系.容易将三者混淆,出现诸多错误。要弄清它们之间关系,首先要明确万有引力为重力、向心力之源;其次要分清在哪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