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488篇
  免费   825篇
  国内免费   1986篇
教育   328088篇
科学研究   21861篇
各国文化   223篇
体育   12812篇
综合类   12842篇
文化理论   1172篇
信息传播   22301篇
  2024年   2246篇
  2023年   8422篇
  2022年   4548篇
  2021年   6582篇
  2020年   7078篇
  2019年   7344篇
  2018年   3696篇
  2017年   6422篇
  2016年   7921篇
  2015年   13588篇
  2014年   30086篇
  2013年   25006篇
  2012年   30653篇
  2011年   31524篇
  2010年   27383篇
  2009年   26475篇
  2008年   29795篇
  2007年   23699篇
  2006年   20205篇
  2005年   19977篇
  2004年   19157篇
  2003年   15553篇
  2002年   10595篇
  2001年   7558篇
  2000年   5595篇
  1999年   1926篇
  1998年   1308篇
  1997年   1075篇
  1996年   837篇
  1995年   692篇
  1994年   534篇
  1993年   391篇
  1992年   381篇
  1991年   276篇
  1990年   346篇
  1989年   20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44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8 毫秒
3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经济链进行相互融合。众所周知,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对经济建设、民生的安定都有一定的意义,学前教育专业是社会影响力的根本,因而每一位专业教师都有义务为学前教育专业尽心尽力。在产教融合的背景条件下,培养一批具有高尚师德、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然要求,因此需要将专业的创新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职业提升这三者之间做好相互协调,使其相辅相成。让所有的师生都能够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之下获得成功,共同成长,展现出自己独有的风采。  相似文献   
32.
陈茹 《教育艺术》2021,(2):65-65
书法教育进入学校,是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学习书法的益处不仅仅在于实用,更大的意义在于练习过程有益于增进学识修养,有益于陶冶情操,有益于从小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但书法课程如何有效实施,怎样解决目前面临的诸多难题,又是摆在学校面前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3.
34.
35.
农村的教育问题是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国民对教育公平期待的紧迫性问题。尽管国家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在职培训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农村教师继续学习面临的实际困境仍然严峻。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关键在于培养一批用得上、够得着、用得方便、接得地气的乡村本土教师培训者团队。"国培计划"十年以来,农村教师培训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需求,以教师培训的视界审视并发挥乡村本土教师团队的基点作用,应是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有力支撑点。  相似文献   
36.
37.
初·名师     
教育格言“因方成珪,遇圆成璧”——语文是每个人的语文。教学主张从教以来,袁菊华老师一直致力于生活化语文教学理念的实践。在阅读教学中,她注重还原或引入生活具体情境,力求打通文本和学生生活之间的壁垒,让阅读变得可亲、可感、可迁移,哪怕小小的常规默写,也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加以理解性记忆。袁菊华倡导整本书阅读,和学生的共读、共享、共写,从读书笔记到专业论文,往来修改,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38.
39.
40.
要使数学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携手并进,达到互促互优,教师需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素材,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机渗透。本文以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通过具体的例子论述了"以古育今,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以文辅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以行明思,深悟辩证唯物主义"和"以形显美,提升学生数学审美"等有机渗透课程思政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