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956篇
科学研究   135篇
各国文化   40篇
体育   69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38篇
信息传播   43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2001年至2010年,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都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发展新使命、新要求而展开理论探讨、学术争鸣。每届论坛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汇集了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顶级专家学者,吸引了一大批高校领导和研究人员,实现了三支研究力量汇合,不仅扩展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群众基础,同时也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整体水平。特别是2003年增设的博士生分论坛,既培养扶持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新生力量,同时也为论坛增添了新鲜的活力。十年来,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峰会。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为论坛的诞生、成长付出了心血和努力,给予了论坛极大的支持。在国际论坛已召开整整十届之际,他们围绕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研讨的主题,总结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成功经验,结合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畅谈了他们的感受、认识、思考与建议,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整体水平,继...  相似文献   
42.
2007年11月17日,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比较教育研究》编辑部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和谐教育·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  相似文献   
43.
《教育学报》2007,3(6):61
11月16日至18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成功举办了“北京师范大学首届教育社会学论坛”。来自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一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就其研究中的教育社会学问题展开交流和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教授参加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他指出,本次论坛的议题包括农村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学校中的性别教育等问题,这是对我国政府强调的“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响应,也是我校发挥教育学科优势、加强对十七大精神的理论研究的重大体现。论坛将使得更多的人来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关注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44.
曲天立 《师道》2007,(4):17-19
近期以来,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并被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很多专家学者和一些政府官员也充分表达意见和观点,从实践层面、理论层面甚至哲学层面等各种角度全面阐释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与理念,论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政策或策略。在众多的声音中,当然不乏真知灼见。但我发现,目前有关人士对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讨论已经不知不觉发生了概念上的转换和偏移,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混乱。这些认识如不及时得到澄清,将对教育的均衡发展产生严重的误导和干扰。  相似文献   
45.
2005年10月15—16日由我校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主办、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和中国口吃协会协办的我国首届“中国口吃研究与矫治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国际口吃协会推广工作组当值主席Stefan Hoffmann先生,我国口吃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多年从事口吃矫治事业的资深矫正师20余人参加会议。董奇副校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罗跃嘉教授、解放军306医院磁共振科主任金真教授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46.
为了纪念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2006年6月10日至12日,郧阳师专承办、兰州大学协办“敦煌·武当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在世界文化遗产地、道教圣地武当山举行。这次会议由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联合发起,来自北京、上海、西安、兰州、武汉、新疆、台湾以及十堰地区的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季羡林先生专门发来贺信,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寄予深厚期望。十堰市委副书记蒋显福、武当山特区工委副书记蒋运泉、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王邦维…  相似文献   
47.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日前在北京呼吁,开展对外交流要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翻译工作,名词术语翻译应坚持以我为主,尽可能保留中华文化独有特色。中国特色词汇当属中华文化之一,怎样让这些词汇走出国门,在保留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的同时,又能让西方人弄懂和接受,这成为翻译界一直研究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8.
5月10日,我省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在福州召开全省社区教育工作座谈会。省人大常委、省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委员、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宜安,省文明办主任、学校教育处处长工启敏,省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及办公室部分成员,各设区市教育局职成处负责人以及高中等院校专家学者等30多人参加了座淡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49.
2005年10月27日上午,历史学系举办了吴怀祺教授主编的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学术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郑师渠教授到会祝贺。龚书铎、晁福林、鲁振祥、张文启、陈祖武、张庆捷、陈琳国、吴道弘、陶铠、牛润珍等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  相似文献   
50.
2007年9月21日,“构建电子政务知识体系研讨会暨电子政务译丛项目启动仪式”在国家信息中心举行。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长胜致开幕词,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先生、北美数字政府学会主席谢润·道斯(sharons.Dawes)女士分别做主题发言。会议由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处长于施洋主持。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探讨电子政务的知识体系构建。电子政务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研究领域涉及到公共行政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学科,因此,对其学科取向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而电子政务知识体系的构建,将深刻影响电子政务发挥作用的方向和发挥作用的大小。会议期间,来自美国北美数字政府协会、纽约州立大学、南加州大学的电子政务领域专家学者,与国家信息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电子政务》杂志社等国内电子政务教育与研究机构及媒体的专家学者一起,就开展中美电子政务的合作研究、探讨电子政务知识体系的构建,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发表了精彩演讲。 本次会议还举行了“电子政务译丛”(以下简称“译丛”)项目的启动仪式。“译丛”是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政府技术研完中心共同发起的一项旨在推动电子政务研究的中美合作项目。“译丛”将由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长胜和北美数字政府学会主席谢润·道斯(sharons.Dawes)共同担任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经中美双方协商,“译丛”初步拟定出版7部著作,包括:《睿智的电子政务项目管理:控制风险与发现价值》、《电子政务的投入回报分析:公共价值的视角》、《电子政务管理中的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2020年的电子政务:未来发展的趋势》、《政务信息资源保存》、《电子政务案例集》和美国第一部数字政府教材《数字政府:高级教程与案例》。 本刊编辑部将研讨会期间各位专家的相关发言整理刊出,以飨读者。整理稿均经本人审阅,以发言先后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