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49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32.
新的世纪即将到来,可是谁都看得出。即将到来的21世纪决不是太平盛世,高科学技术给人类生存安全所带来的危机越来越严重,东西方经济地位不平等给这种危机又加上了新的阴影和新的难题:如果说,上一世纪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经济发展建立在殖民主义政策之上;本世纪西方先进国家和东方后发国家的冲突建立在意识形态的冷战之上,那么,在未来的新世纪里,  相似文献   
33.
本文论述中国先祖伏羲,在制作先天八卦图时,震卦取象于大地震动,以及排列于东北方位的正确性;说明了震卦卦象对应于远古太湖陨石撞击的地质事件,及大地震动对气候与人类生存的深刻影响。提出了对太湖陨石撞击事件地质调查,是对中华文化起源发展的重要探索与发现。  相似文献   
34.
英国桂冠诗人泰德·休斯倾其毕生精力对自然、人与社会的持续关注和深度思考筑就了其不朽的生态诗篇,彰显了休斯作为公民个体高度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和伦理道德感。休斯生态诗学观涵盖了欧美生态诗学传统、当代生态文化语境与跨越时空的东方文化因子三重历史维度。休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以及主体性突破成就了其个人独特的生态诗学观。  相似文献   
35.
因文化、民族、地域的不同,因人们生活形态、历史背景、文化礼俗等的差异,使各民族对色彩的感受与象征意义会有所差异。本文试图从东西方文化对比中,探求文化发展对色彩象征意义的影响,以便于东西方文化更好交流。  相似文献   
36.
罗强 《基础教育课程》2013,(Z1):112-114
台湾教育既继承了中华民族崇尚道德修养的教育理念,又吸收了西方自由、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既有根植于我们传统文化的教育之本原,又有嫁接在东方文化之根的现代教育之新枝。台湾教育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大陆和台湾两地教育的同质与差异,也像一扇窗户,为我们打开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37.
装大雷 《大学生》2013,(Z1):84-85
正你喜欢大吃一惊的感觉吗?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惊奇(surprise)的定义为当意外发生时一种短暂的情绪体验。惊奇有很多种,有从天而降的喜悦,有四处飞来的横祸,也有无关自己痛痒的惊鸿一瞥。惊奇让你感受到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从此开始怀疑宇宙的起源和人性的复杂。所以有人说:科学始于惊奇。  相似文献   
38.
如果·蜕     
在东方古老的十二生肖文化中,马年,仅仅是一次岁月轮回。夏姿·陈(SHIATZY CHEN)的2014,是解析东方文化绚烂博大的美妙时光。手工绘制,刺绣,细腻,绵密,饱满,丰硕,喜庆的色彩,浓郁的东方艺术元素,化繁为简,讲解属于2014的盛世华彩;交融西式的摩登剪裁,注释潮流、风范——这个世纪,海纳百川!融合的时代,蜕,以与众不同的姿态站在世界的舞台。  相似文献   
39.
本较全面较系统地介绍和评析了《周易》的化价值与周易研究热:一、从国内研究组织和机构、研究队伍、学术活动、研究成果以及海外“周易热”的出现等方面.评介了“周易热”的概况;二、以东方化之奇葩、潭真的哲学经典.打开宇宙迷宫的金钥匙、经邦济世的要诀、上古巫史化的百科全书、神秘化的理论基础等六个观点,介绍和评价了《周易》的化价值.其中不乏深刻的学术见解。这些对研究《周易》和考察周易化现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0.
高丽 《科教文汇》2007,(5X):169-169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民族的文化背景、心理素质、风俗民情、社会制度的变革及社会生活的变化密切相关。它制约着人们对英汉语篇的理解与翻译,运用适当的翻译技巧对其进行补偿与改良,把翻译过程中语义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就能更好地进行语言的交流,达到较理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