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49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91.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正处在转型中的东方文化实现双重超越-在继续完成其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换的同时,还要举步向新的后现代文明迈进,这种超越,是东方文化对传统东方文明的解构和与新文明的同构过程,东方文化将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我改造与提升,在21世纪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92.
主编手记     
柯泽琳 《东方文化》2003,(6):159-159
5年前,我们曾兴致勃勃迎来了《东方化》;5年后的今天,我们将依依不舍与她道别。此刻,真有些像当年歌德在莎翁纪念日的讲话中所言,当命运看来必须终结时,我们仍然希望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93.
本拟就音乐化与手风琴艺术、手风琴教学相关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94.
95.
21世纪竞技体育发展的人文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奥运会的千年历史告诉我们,21世纪竞技体育将会走向何处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可以使人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分析当代,还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回顾奥运会兴衰的历史,人们也许会从中对新世纪竞技体育的未来发展有所启迪。古奥运会是从最初的祭神仪式开始,发展到曾经是何等辉煌的程度,不仅其本身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它甚至可以停止两国之间刀枪相见的战争。但是,到了古奥运会后期,由于过度的职业化、商业化,远远偏离了奥运会的举办宗旨,再加上罗马皇帝以反异教活动名义进行干预等政治因素的影响,历史悠久的古代奥运会终于不得不走上了…  相似文献   
96.
论东西方文化的对立与互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两者应当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以克服自己的短处。文化的多样性是淡同民族国我样性的一种体现,每个民族都有用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进行思想的权利,正如每个人有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思想的权利一样。因此,那种认为某个民族的文化“优越”,而另一些民族的文化“低级”,从而主张用“优越”民族的文化来取消或代替其他民族的文化的观点是十分荒谬的。  相似文献   
97.
从屈原的诗词里来看楚国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继承关系,分析古代楚国的历史、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习俗,从而达到了解楚文化,弘扬楚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
著名华人导演李安的《卧虎藏龙》在美国乃至世界最有影响的第七十三届奥斯卡电影评选中荣获了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指导/道具、最佳原创音乐奖四项大奖。这部完全中国化故事题材的影片为什么受到西方人亲睐,并引来一片喝彩和盛赞呢?本文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好莱坞”的电影文化东方策略:1.挖掘与东方人的审美情趣相一致题材。2.利用华人打造地道的“好莱坞”主流电影,以期占领潜在的电影市场。3.让观众对电影的东方情结转化为“好莱坞”的商业企图。电影作为极其丰富的文化叙事符号,它不仅包含着对一个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镜像图解,同时也包含着经济、商业运作的内涵。因为,电影是一种工业、一种艺术,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艺术完美之境地。入世后的中国电影也将面临“民族电影”全球化的问题,通过借鉴“好莱坞”的经验,来装备我们自己的民族电影,使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典诗文经典更是其中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其中有大量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佳作。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以诗文为教材的传统历代流行,如宋代编选的《千家诗》历经数百年而不衰。中国的诗学传统承载着世代传扬的东方文化,滋润着历代学子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00.
新世纪世界学术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不是权力征服“东方”,而是如何重新“发现东方”。这是因为:在全球化过程中形成中心与边缘、自我与他者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使得任何国家不可能完全脱离整个世界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而封闭起来。在全球化整合中只能不断保持本民族的根本特性,打破全球格局中不平等关系,使自身既具有开放胸襟和气象的“拿来主义”,又坚持自我民族的文化根基和内在精神的发扬光大,从而走向文化“输出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