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1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0篇
教育   20670篇
科学研究   784篇
各国文化   38篇
体育   675篇
综合类   426篇
文化理论   60篇
信息传播   13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312篇
  2015年   480篇
  2014年   1435篇
  2013年   1466篇
  2012年   1829篇
  2011年   2128篇
  2010年   1787篇
  2009年   1817篇
  2008年   2270篇
  2007年   1798篇
  2006年   1401篇
  2005年   1406篇
  2004年   1074篇
  2003年   1161篇
  2002年   991篇
  2001年   790篇
  2000年   554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实施,主要靠体育教师的辛勤劳动。学校体育工作比较复杂,涉及面广。体育教师比其它学科的教师接触学生的机会多,社会活动面广,对学生的影响力大。因此。体育教师在社会活动中的职能和作用,决定了体育教师从总体上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必须具备有按社会要求所形成的心理和品质,而且还要求体育教师从个体角度,按照社会的需要不断地、有意识地去发展与完善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42.
实施素质教育应重视课外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3.
44.
快乐书写     
"书写心理与个性培养"科研课题的基本内容是:对小学生进行书写心理卫生的指导,根据小学生中存在的不良书写姿势和笔画结构进行正确的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45.
文章对教育教学激励性评价的方式,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论述.笔者以为:只有树立学生的主动求知精神,培养他们自我完善能力才能实现激励性评价的目标.  相似文献   
46.
《教育》2009,(5):8-8
洪劬颉在2009年第3期《江苏教育》撰写文章,认为教师生存出现令人担比的窘境,教师的幸福指数呈下降趋势,这些都跟教师权力的丧失有很大关系。一是丧失了休息权。很多教师尤其是中高考学科教师不能充分地休息:二是丧失了管理权。很多教师反映,现在不是不管,而是不能管,不敢管,管不了;三是丧失了话语权。现在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把预设好的教学内容以统一的方式“教”给学生,渐成没有教学个性、激情和爱心的“机器”;四是丧失了评价权。  相似文献   
47.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不仅有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还有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它不仅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范畴,对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科学把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因此,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个性心理的研究,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8.
赵丰 《青海教育》2004,(5):19-20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气质,有些个性令生命绚丽如花,而有些个性虽然“真”,却未必就“善”就“美”。所以,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在倡导学生作文要敢于展示个性、真实袒露心声之时,绝不能忽略对学生的健康个性、健康情感的正确引导和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其写出有真情实感,有创造性、鲜明个性的生动活泼的文章来。然而,教师的引导点拨绝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若能利用文本,从古典诗文阅读中攫取营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多…  相似文献   
49.
萧红散文描述的是她真实的生活经历.本文试图从萧红散文所表现的情态出发,解读萧红在特定时代、特定历史和不幸的人生经历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及其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相似文献   
50.
曾素萍 《声屏世界》2003,(12):37-38
在电视传媒从节目化阶段逐渐进入栏目化阶段的今天,一档栏目的成功与否,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其中主持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主持人的个性,对现场的驾驭,切中要点的提问,画龙点睛式的评说,都是吸引观众目光的关键。也就是说,主持人在节目中“怎么说”和“说什么”,直接关系到电视机遥控器的点击频率和眼球的停留时间,影响着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主持人的“怎么说”“怎么说”是主持人与节目参与者及受众进行交流的直观表现形式。常听人说,某某台的节目不如某某台的好看。究其原因,主持人的“怎么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主持人在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