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37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4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位伟人在对中国国情的把握上,在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的性质、前途、命运、道路的把握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并表现为善于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342.
产生于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已在许多国家被移植。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犯罪率不断上升,刑事案件越来越多,刑事积案与日俱增,我们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对国外辩诉交易的产生背景,操作过程,存在利弊,如何借鉴进行分析,从而确立中国式的辩诉交易程序。  相似文献   
343.
辛鑫 《兰台世界》2012,(7):63-64
瞿秋白是建党初期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也是较早地认识到了农民问题重要性的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与探索,为解决农民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对农民问题的客观分析瞿秋白是党内较早关注农民问题的领导人之一,他对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国民革命时期农民的现实处境,以及农民现实处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了客观理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344.
自学考试教育形式的特点研究(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学考试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形式,从诞生至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显示出勃勃生机与活力。这除了由于符台社会需求,适应中国国情,得到国家的大力倡导外,还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是它旺盛生命力的根源。  相似文献   
345.
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的现状,提出应以教育学指导外语教学体制,进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育观。  相似文献   
346.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腐败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怎样应对挑战,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反腐败之路?季正矩教授所著的《通往廉洁之路——中外反腐败的经验与教训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立足现实、面向世界、反思历史、纵横对比,为反腐防腐提供了一幅颇有价值的理论图谱和实践操作系统。综观全书,体系完整、内容丰赡、视野广阔、方法多样、资料翔实。  相似文献   
347.
《对外大传播》2009,(4):63-63
“英语国际人”丛书专门为英语水平在大四以上的上班族设计,以“内知国情,外知世界”为理念,帮助学习者成功应对多话题、深层次的英语交流;让学习者能用地道英语介绍中国国情,就国际大事发表独立观点,能突破语言障碍展现文化素养和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348.
《钓鱼》2008,(4):70-70
2007年11月31日~2007年12月31日,美国纯钓代理商大会在南京、广州、北京、重庆、西安、哈尔滨和南昌等7个城市成功举办。美国纯钓渔具(中国)股份公司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开发和服务中国市场,不断研发出众多符合中国国情的钓具新品,受到市场好评。2007年该公司的销售业绩较去年提升了40%,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逐渐成为纯钓产品的忠实客户。  相似文献   
349.
促进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国情,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聚焦课堂学习、社会实践、文明互鉴,改革国情教育教材、创新国情教育模式、加强网络思想引领和搭建青年交流平台,创设有助于来华留学生更好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感知中国的多维体验与实践场域,是着力培养一批批对中国有感情、有才能的知华、友华、爱华高层次来华留学人才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50.
中国国情教育是高职院校实施国际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通过开展国情教育,让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国际学生了解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展示更加真实、立体和全面的中国。但是目前中国国情教育的效果还未达到预期,教育功能认知错位、教学体系缺失、教学方法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国际学生国情教育模式,挖掘国情教育资源,完善课程体系,用国际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对国际学生开展国情教育,对提升国际学生教育质量和实现教育价值目标,促进中外青年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