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8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82.
义利关系是中国思想界的永恒话题。这是因为这对矛盾的处理总是直接关系着一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影响着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风尚。从文字结构解析 ,“义” ,上“羊”下“我” ,“我”为兵器 ,以兵器杀羊分肉 ,表示合理分配。“利” ,左“禾”右“刀” ,以“刀”割“禾” ,从收获中引申出物质利益。当“义”逐渐演变为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最高的原则和道德价值时 ,“利”也成了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利益和好处。尽管中国思想界从来没有停止重义轻利、重利轻义和义利合一等思想的讨论 ,但二者并非势不两立的观点 ,已基本为思想界…  相似文献   
83.
陆九渊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在其“心学”理论中,“义利之辨”是其伦理学的核心之,影响深远。时至今日,探讨陆义利之辨的价值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4.
董仲舒在继承借鉴先秦诸子义利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义利观,在事实上承认"义利两养"的同时,在个体道德实践中强调"重义轻利"。  相似文献   
85.
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 ,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教师必须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 :一是开拓创新观念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二是义利统一观念 ,不能片面强调一方而否定另一方 ;三是竞争与协作统一的观念 ,在竞争中加强协作 ;四是公平与效率统一的观念 ,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相似文献   
86.
"义利之辨"是《孟子》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也是众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与学术界较为盛行的孟子"重义轻利"与"重义排利"说不同,笔者认为孟子义利并重。他提出"以义制利"的原则,通过向诸侯宣扬自己的仁政理论,积极为人民谋利。此外,笔者还对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孟子"轻利贱利"的内在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历史表明,孟子"义利并重"的思想具有普适性,对当时及现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7.
孔子哲学思想对先秦及其后世儒学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从天人关系、力命关系、群己关系、义利关系等四个依次递进的向度,就孔子哲学思想的内明外用的逻辑进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8.
宋代最高统治者的整顿和理学思潮的深度濡染,使宋代士人的心态迥异于唐代士人,他们自觉地以道德自律,恬淡寡欲,宁静内敛.而"靖康之变"后,最高统治者长期实行妥协退让的对外政策,苟且偷安,不思进取,致使举国上下弥漫着一派颓靡的气息.在此背景下涌现出一批狂放之士,陈亮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猛烈抨击现实和理学家们的修养论,倡导功利主义,追求能文能武的才具和血气方刚的粗豪人格.陈亮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示在论辩文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学形态.  相似文献   
89.
当代中国“义利之辨”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义利之辨成为被关注的焦点。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是当代义利之辨的理论实质,当代中国义利之辨在理论上的超越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走向义利统一、义利并重,走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融合,并以此作为社会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90.
两汉时期的道家思想及其义利学说,贯穿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西汉初期在义利俱轻思想的指导下,提倡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为开创文景之治奠定了理论基础和道德心理基础。汉武帝之后,道家义利学说为儒家义利学说所排挤,逐渐从经邦济世之道,演变为个人安身立命之方,从而唱出了魏晋玄学的先声,成为魏晋玄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