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篇
教育   181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乡土文学作家彭其芳在散文园地辛勤耕耘近20年,一直生活在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故乡情愫中,故乡秀美的自然景观与神妙的人文景观在他的散文世界相辉映,历史与现实,崇高与卑俗,喜悦与悲伤在他的艺术空间叠合展现,致使他的散文作品获得了一种真挚而亲和的艺术魅力,彭其芳新出版的散文集《背篓秋色》以敏锐的眼力洞察人生,以真诚的投入体验人生,用焕发人性之美和诗性之美的故乡情结浇灌而绽放出永不凋谢的情感花朵。  相似文献   
62.
沈从文诸多的"乡土文学"作品,尤以<边城>为代表.<边城>的自然环境描写、人情人性的揭示、艺术风格的写意性和抒情性,都是善与美的结合,都体现了作者自得自在的美学追求.这是因为作者对都市生活的丑恶现实和上流社会的道德沦丧十分不满,而对革命持有一定的怀疑,便把自己的社会理想寄托在那未受现代城市烟尘污染的僻山远水的缘故.  相似文献   
63.
陈映真作为台湾乡土文学的主将,构建了完整而系统的乡土文学理论体系。他认为文学来自社会反映社会,提出要建立民族文学的风格,主张文学为人生服务,文学要明确其“人间性”品格,并指出台湾文学具有鲜明的中国属性。陈映真的乡土文学观对于指导乡土文学的正确健康发展,对于台湾社会的思想文化及文学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孙惠芬是大连新时期文坛继邓刚之后的又一优秀青年作家,数百万字的创作开辟了属于她自己的文学世界,对村镇人和他们活动的世界的展示,使她在国内文坛也倍受瞩目。传统文化是她创作的源头。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为她塑造人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65.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乡土文学更是面临严峻挑战.资本的无孔不入和消费主义、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人文学科经历前所未有的冲击;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高歌猛进,倾诉欲望、书写城市自然也成了这个时代文学写作的主题."乡土文学"的创作,在整个20世纪可以说实绩斐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也造就了一大批知名的作家,但在崭新的"全球化"语境下,乡土文学却逐渐变得失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这种困境体现在两方面:一天受大气候、大环境的影响,乡土文学受到读者的冷遇;另一就是作家们和正在变化中的乡村是隔膜的,写不出真正反映农村变革的好作品.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并不意味着乡土文学已没了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可能,关键是,作家们要顺应时代,不断调整自己,寻求乡土文学创作更广阔的空间,以全新的文学品格来应对挑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6.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乡土文学,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展现了中国乡村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悲惨命运,它在风俗描写上具有积极的意义。20年代的乡土文学对后来的乡土文学的创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从文学的可比性、作品的具体比较和比较的意义三个层面考察了“乡土文学”和“寻根文学”之间的关系。认为单就艺术成就而言 ,后者要大于前者。其间既有个人因素 ,更与社会、时代的巨大变迁息息相关。同时 ,对“寻根文学”某些作者非议“五四”的言行和个别作品的倾向性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68.
中国乡土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的流变可以追溯到五四时期,自鲁迅开了乡土文学的先河起,乡土文学就朝着它的方向发展。本文试从人善和恶的两个方面来追踪它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69.
沈从文和废名是20世纪前期致力“乡土文学”创作的作家。他们的作品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向人们展现了一幅特定地域的人情风俗风景画。由于两人的美学追求不同,对人生的认识不同。其作品表现出的主观情感迥然不同。本文试图从物境和情感两方面出发比较分析两人的小说意境。  相似文献   
70.
城乡互参模式与都市文明批判--论沈从文都市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现代中国都市文学背景下分析沈从文都市小说,认为沈从文通过对都市生命退化、都市道德病态和都市人性虚伪三个层面的描写,体现出都市文明的批判色彩。同时,分析了沈从文都市小说的创作模式——城乡对立互参的思维方式,都市文明批判的文化资源——湘西乡野文明资源及其文化学文学功能;以原始的乡野文明改造日渐衰老的民族品德和日益扭曲病态的都市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