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6篇
教育   8257篇
科学研究   646篇
各国文化   65篇
体育   235篇
综合类   457篇
文化理论   98篇
信息传播   1282篇
  2024年   291篇
  2023年   1332篇
  2022年   584篇
  2021年   760篇
  2020年   676篇
  2019年   575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730篇
  2013年   588篇
  2012年   625篇
  2011年   699篇
  2010年   564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609篇
  2007年   453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改革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机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四川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组建农业职业经理人学院,以整合资源为核心,创新教育培训机制;以创业联盟为纽带,构建交流学习机制;以创新管理为抓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这些措施有效服务了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拓展学历教育通道、完善运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2.
农村职业教育独特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精准对接着乡村振兴各领域、各要素需求,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逻辑必然。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中既有思维理念滞后、自身能力不足等内源性问题,也有法制制度供给不足、社会力量参与缺乏等外源性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为此,亟需转变思维方式,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实践;破解关键环节难题,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发挥政府"元治理"主体作用,构建多元协同参与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从而突破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及其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从根本上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63.
通过走访调研多个贫困地区及其周边基础教学点的教育状况,分析教育对精准扶贫的重要性以及贫困地区教育的出路,对比陶行知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发展以适应当地农村经济状况,针对当地自然、经济状况精准打造的产业项目为教育载体,项目实践与教育融为一体的教育模式,是教育精准扶贫的可行之路;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内容,即教育要适合乡村发展实际,这对我国乡村振兴、教育精准扶贫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他所提出的具体措施可有效改善目前乡村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64.
龚奇 《英语广场》2018,(10):152-153
教师的心理现状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是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笔者在深入分析偏远乡村英语教师心理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促进他们专业化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5.
徐阳  司洪昌 《教育史研究》2006,(4):46-48,86
新式学堂在建立过程中,虽然在组织形式上带有传统私塾的痕迹,但在观念和价值上与传统乡村社会出现了断裂,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抗拒。作为一种外来的社会组织,学校组织的变迁和与本土社会的融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66.
3月9日,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做好省(中)直机关大规模选派干部到乡镇和村工作的实施方案》,省档案局(馆)召开了“档案助力扶贫振兴、攻坚克难谋求发展”扶贫并选派干部到村工作会议。党组书记、局(馆)长许桂清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书记、局(馆)长许桂清指出,2018年既是精准扶贫作风建设年,也是我国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第一年。未来三年将是我国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并存和交汇的特殊时期。此次大规模选派干部到乡镇和村工作,主要任务是解决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乡村集体经济薄弱、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相似文献   
67.
新媒体的高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之下对城乡网民的新闻传播状况并不平衡.乡村空间的村民文化状况、经济状况以及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都是限制新媒体话语传播的因素.通过建立知识新闻框架和对农知识新闻话语的调整来拓展新媒体乡村空间的大众传播,最终提升乡村空间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68.
朱锋 《视听》2018,(11):113-1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些都是在深刻认识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基础上,立足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闻媒体该如何聚焦这个新时代伟大命题做好相关宣传报道工作?本文结合绍兴市上虞区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探索、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分析绍兴市上虞区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在宣传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69.
在举国上下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当下,"三农"媒体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本文提出"三农"媒体的四大使命与担当——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文明乡风、营造社会和谐,为"三农"媒体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70.
乡村中学的青少年,更多的是留守儿童少年。他们见识面狭窄,其求知欲也普遍不高。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中学课程之一,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所以一直以来农村初中学生的历史科成绩都比不上城镇中学的。怎样提高农村中学历史课堂的效率?下面结合教材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