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监护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监护制度仍然存在不少缺陷:亲权与监护划分不清;监护种类和体系混乱;缺乏监督制度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大量缺陷的监护制度日益无法满足保护未成年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32.
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未成年学生监护权的归属是其中尤为重要且争论颇多的问题。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现存几种主要观点存在着一些矛盾之处。从区分亲权与监护权入手,提出公设监护说,可以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33.
刘艳 《红领巾》2004,(3):97-99
父母子女权利义务关系中以保护教养未成年子女为目的的亲权为其核心内容.当今主要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无不对其设有详细的规定.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应建立和完善亲权制度,以便更好地建立一种现代的平等的家庭关系模式,从而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4.
关中烈 《华章》2007,(7):40
亲权是父母基于其身份所有的权利义务,它以保护教养未成年子女为目的,是父母子女权利义务关系中的核心内容.当前建立和完善我国亲权制度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对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立法原则、权利义务主体、内容等理论层面解析亲权制度的内在构造,以期对我国亲权制度构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5.
中国古代妇女“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决定了妇女一生被监护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其监护人由父到夫再到子,看似一直在变化,但却始终逃不开男权社会之压制。由此引发在父女、夫妇之间男权绝对至上,而母子之间男权则相对至上。由父权引申出来的亲权与男权发生妥协与协调。故而保证了妇女一生监护的完整性。同时使子对母的监护与传统孝道两全。  相似文献   
36.
试论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法通则》中没有设立完整意义上的亲权制度,而是将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人身及财产上的监护保护置于监护制度的调整范围,在立法上混淆了监护和亲权两种法律制度。由于社会经济关系发生的巨大变化,我国现行监护制度的局限性逐步暴露出来。构建我国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应立足于中国国情,就目前的条件而言,尽快地修改现行的监护法,合理明确地立法是完善监护制度的前提。  相似文献   
37.
38.
监护制度是一项基本的民事法律制度,它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权益保障的最基本规定。但我国现行监护制度的概念界定、制度设计、监护人权利义务的规范及监护监督机制的设立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为更好地保障被监护人的权益,必须尽快完善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39.
在法国,祖父母对孙子女的探望权最早是通过判例形成的,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探望权制度不断获得发展。为了保护孙子女的利益,法国对祖父母探望权设置了一定的限制理由,并且通过立法将孙子女作为探望权主体,为了确保实现探望权,对于拒绝探望请求者可以给予刑事处罚。目前,在我国如何完善探望权制度是个热点问题,法国的司法实践和立法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