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原道》篇中"文"之道的三层含义揭示了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和结构性。《人论》中"人是符号的动物"之思想诠释了民族文化符号多样性的事实。通过二者对"文化"阐述的比较发现,《原道》的"文"之道更能全面和深刻阐释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文化发展应有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荀子集儒家人论思想之大成,在孔孟人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人论思想,实现了人的理论的新突破,立场鲜明地提出"人,最为天下贵"。他从自然属性以及社会属性这两个方面对人进行了深刻且细致地分析,系统论述了人与其他自然生物的共性以及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并且根据人后天修养的不同对人进行了多种分类,指出了人后天的成善之道。  相似文献   
13.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两个孩子成才。长子傅聪成为著名钢琴大师、次子傅敏为英语特级教师。  相似文献   
14.
赵芳 《文教资料》2009,(32):87-88
人论》是德国著名思想家卡西尔的著作,在这本书中卡西尔对艺术的探讨很具启发性。从整体把握艺术是他的艺术理论的重要特色。他认为艺术是人类认识自身和世界的方式,世界和人通过艺术也展示了自身的内涵。艺术通过形式表明了自己的独立性.也通过形式证明了自己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人学论说因与封建政治体制相融合而走向了道德化,使之包含的批判精神难于实践,因而必须从文化源头上探析中国人伦的特点,进而从儒学思想核心命题转变和儒、墨、道各家的贯通中,揭示中华文化中包含的人学思想。这其中,周初人天关系论、儒家大同论、道家出世说、墨家兼爱互助思想在交互辉映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人的追求,并为以人为本提供了民族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6.
恩斯特·卡西尔是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他晚年在美国所完成的《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是他的文化哲学体系的代表作品。正如作者在书的序言中所说的,本书是一本涉及心理  相似文献   
17.
历史课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基本要素,以人物活动为中心,演绎和研究人类活动的历程。因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是由人的活动而推进的,历史教学必须重视人和人的活动,而缺少人物活动的历史课教学,必然会显得枯燥、乏味,也就显示不出历史课的生动、形象和丰富多彩了。特别是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众多优秀人物、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自然观源于易理,主要表现为气本论的宇宙生化图式。明人事以推天道是孔子宇宙观中论人和人论中体现自然观的致思方式。孔子的自然观及其人论思想和致思趋向左右着中国古代哲学史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人的研究是古代欧洲哲学的重要内容,哲学家们从研究人的自然属性,逐渐进展到从社会生活,伦理道德中去探究人的本性。其间不乏有价值的思想,但是也包含了唯心主义和神秘的观点.对于古代欧洲人学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人,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影视网络日益占据人们文化生活的新媒体时代,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存在的必要性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除师范院校和有意深造者外,大部分学生今后不会从事文学教学和研究。为什么要学习文学理论,不少学生甚至教师都存有困惑。实际上,文学研究任何时代都是人文学术和文化传承的核心,文论知识则是追求高雅审美趣味的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人文修养。如何使文学理论的讲授变部分有用为全体有用,变忍受教学为享受教学,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文学理论》建设团队对此作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这里刊发的一组笔谈,从多个角度论析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的使命与策略,对高校文学理论教学和研究很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