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08篇
科学研究   9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4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30篇
信息传播   135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05年,对于众多电视传媒从业人员而言,很值得思考。就在这一年里,“梦想中国”、“超级女声”等活动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诸多外来品牌逐鹿中原之际,由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主办的“新声带”影视歌手大赛,以其鲜明的特色脱颖而出。那么,“新声带”的成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呢?  相似文献   
52.
2005((超级女声》的成功已经毋庸多言。作为湖南卫视娱乐节目的一次尝试,它给省级电视台从业人员带来的.更多的是思考。广东电视台的重头大戏《明日之星》也效仿《超级女声》,采取了短信投票的方式。可是每位选手得到的票数,与《超级女声》的得票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令人汗颜。问题究竟何在?  相似文献   
53.
戚晓通 《青年记者》2006,(20):72-72
电视媒体的商业化生存中,收视率的竞争“晴雨表”作用日益凸显。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在收视率语境下,理应寻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点,实现二的双赢而非“零和”。绿色收视率作为解决之道由此提出。一是提高品位,拒绝媚俗,绿色收视率就是努力提高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确保国家主流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和对舆论的引导力,有效体现节目的思想性和导向性。同时,又要杜绝媚俗和迎合,坚守品位,抵制低俗,实现收视率的科学、健康、协调、可持续增长;二是数据准确、公正、不掺假,绿色收视率需要提高数据的“绿色程度”和“准确可信”的程度:三是数据的使用科学、合理、有度,电视从业人员和广告主、广告商对收视率的“绿色”使用可以作为理解绿色收视率的第三个切入口。  相似文献   
5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传媒安身立命之本;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也是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准则.然而,道理是道理,虚假不实新闻却不时见诸报端,见于屏幕,闻于电台,这给受众留下了极为不好的印象,其影响往往泼水难收.  相似文献   
55.
如今的社会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高学历的时代,传媒行业更是如此。本科学历是必不可少的敲门砖,门内的硕士、博士也不在少数。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传媒人开始考虑学历深造,在职或脱产读取更高的学历。今年秋天,北京电视台《第七日》主持人元元请假一年脱产攻读博士的新闻在业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在新闻从业人员对“充电”的热情。  相似文献   
56.
本就我国咨询业从业人员的现状出发,结合国外的咨询人员培训计划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从宏观角度对我国咨询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7.
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层次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图书馆学专业教育面临着专业萎缩、生源不足、学习动力不足等危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进行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层次化改革的设想,同时提议教育部图书馆学学科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实施图书馆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58.
进入新世纪以来,对国内绝大多数纸质媒体而言,“走向市场”已不再仅仅是上级主管部门吹响的号角和发出的动员令。这些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已经情愿或不情愿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完全扑人了市场的海洋。他们在其中击水,与对手搏击,都在艰难的生存挣扎中试图尽快到达一方踏踏实实的彼岸。报业市场呈现出一片新秩序出现之前的热闹竞争场面。  相似文献   
59.
新闻可读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上的新闻是给人阅读的,可读性是读者对新闻的必然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对可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新闻的可读性,提高新闻的可读性,通过可读性来吸引读者,已成为媒介从业人员的共识。可读是读者的天性可读性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可读性的实质是吸引读者阅读新闻并顺利接受信息。报纸上的新闻面对的是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读者对象,要努力使最大多数人读懂、爱读,必须研究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心理、思维方式与接受能力,并在新闻中体现可读的要求。  相似文献   
60.
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协会2005年年会于今年3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126家日报、周报的近200人参加了会议。2004年,全国报纸自办发行营业收入近百亿元,从业人员近15万,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协会已拥有会员单位186家。本届年会上,全体与会会员还共同签署了自办发行诚信宣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诚信发行数量,诚信发行价格,诚信发行服务。并提出在市场化和做强做实上下功夫,强化市场意识,提升服务理念,构建一个网络畅通的多元化发行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