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7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351篇
综合类   8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体育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法的一般特征:国家制定或认可;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稳定性和科学性。除此之外,体育法还具有自身的特征:体育性;广泛的综合性;调整职能的社会公共性;主体的复杂多样性。  相似文献   
72.
第四届环渤海体育法学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举行。本届论坛以体育法的特殊性为主题,60名体育法学学者围绕“体育法特殊性之理论基础”、“体育法特殊性之制度事实”和“体育法特殊性与教材建设”等问题进行大会的论文报告和研讨,并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和建议。论坛就体育法的特殊性问题基本形成了共识,并强调体育法学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应立足中国的体育实践,进一步探讨体育法的基本理论,开阔视野,推动体育法学这一学科的发展。该种论坛形式也得到了中国法学会的肯定和支持。  相似文献   
73.
现代生物科技广泛应用于体育赛事,使运动员生物识别信息更容易被收集、存储和共享,其遭遇的风险也呈现泛在化。生物识别信息有别于一般个人信息,其生成与信息主体的人身性息息相关,具有极强的人格属性,一旦被侵犯将难以补救并永久持续,急需法律予以特殊保护。为此,有必要综合法益维度和时间维度形塑运动员生物识别信息的双维保护模式:在法益维度上,明确运动员生物识别信息的法益属性,建构以体育法益为方向的保护格局;在时间维度上,以处理运动员生物识别信息的不同阶段为着力点,以教义学方法论贯通现有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各阶段的精准规制。通过法益维度和时间维度的纵横定位,构建运动员生物识别信息的全方位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74.
论体育法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法律科学的应用性分支学科的体育法学,体育法的价值研究关乎着体育法学理论的基本立场和体育法律实践的目标确定。通过归纳演绎的方法,首先对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进行讨论,以确定"法的价值"的含义,进而得出体育法价值的概念,即是指体育法所应具有的,同社会与社会成员对于体育的欲望、需要等相符合、相一致或相近的最基本的性状、属性或作用,并分析了体育法价值的主体、客体及内容——体育法的正义价值、自由价值和秩序价值。通过对体育法价值问题的粗浅讨论,以期能引起体育法学界和法律界对体育法学基础理论的关注,并最终来推进中国体育法学理论和体育法律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75.
对英美法系国家的体育法渊源进行总体分析,对于研究不同国家体育法律制度的特色和共性具有重要意义。英美法系国家体育法的渊源主要包括体育判例法和体育制定法两大部分。根据英美法系的特征,英美法系国家体育法应以判例法为主要渊源,而制定法是作为判例法的补充。近年来,随着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两大法系相互融合的趋势,以及体育全球化的发展,即使是以判例法为主导的英美法系,在体育判例法和体育制定法的关系上,也应该是一种相互借鉴、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6.
体育赛事活动监管立法是实现依法治体、依法监管的基础与前提。研究以新《体育法》实施为背景,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立法结构、立法内容等基本要素着手,系统梳理了我国现行的体育赛事活动法律规范体系。研究发现,现行立法存在整体立法层级偏低、监管要素呈现不全面、地方立法创制水平较低、立法时效性欠佳和软硬法互补效应不强等问题。为此,研究提出未来可通过统筹央地立法进程,整体提升体育赛事活动监管立法层次;贯彻落实职权法定,进一步明确体育赛事活动监管细节要素;顺应监管实践需要,适度提升地方立法的创制性;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有效增强立法时效性;建立健全行业规范体系,逐步优化体育软硬法的衔接和互补等方式,不断优化我国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监管的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77.
瑞士联邦最高法院将裁决修正适用于国际仲裁的先例,使得这一原本属于瑞士国内法上的救济手段可以适用于国际仲裁中,体育纠纷大多属于国际仲裁的范畴。结合孙杨案件,对瑞士法框架下的体育仲裁"裁决修正"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在瑞士法院的司法实践中,仲裁程序涉及刑事犯罪或裁决作出后发现新的民事证据,当事人均可申请瑞士联邦最高法院或其他各州地区法院修正仲裁裁决。刑事犯罪由于具备较强的司法公信力,容易在"裁决修正"中受到法院青睐,应当坚持刑事证据优先的原则。针对发现新的民事证据,需要满足时限条件、勤勉义务、重大影响和法律利益四项条件;同时排除一些禁止性规定才可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孙杨案件若以裁决修正理由继续上诉,获得胜诉判决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相似文献   
78.
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相对一般体育项目而言,是具有危险性大、专业技术性强、安全保障要求高等特点的体育活动。我国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有一定的法律规制,但存在顶层设计缺失、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与不一致、可操作性不足等问题。这些制度缺陷产生的根源在于对立法必要性的认识不足、立法不作为,缺乏有效的立法监督机制等,现有制度的缺陷与不足会影响我国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发展,难以满足人们体育文化活动的需要。鉴于此,我国应逐步完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法律规制,包括完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审定主体,明确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主体范围、完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行政许可条件、强化高危险体育项目行政监管以及风险防范等。  相似文献   
79.
Pechstein案和Mutu案是近年来体育法学界广受关注的重大体育纠纷案件。两个案件都是案情复杂、时间跨度较大、所涉法律问题较多、经历了诸多诉讼程序的案件,最后都提交至欧洲人权法院审理。欧洲人权法院对Pechstein案和Mutu案的判决使得该案对国际体育法治的影响更为深远。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基于Pechstein案和Mutu案各审理机构的裁决分析,对Pechstein案和Mutu案的案情、各审理机构的裁决进行了全景式的梳理和分析,并就欧洲人权法院的判决依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就欧洲人权法院对Pechstein案和Mutu案的裁决对CAS的改革、体育仲裁的完善、体育特殊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Pechstein案和Mutu案给中国体育法治建设、体育仲裁制度建立带来的启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0.
随着时代发展,体育环境、内容出现了很多变化,《体育法》也应不断优化完善。基于此,以新时期《体育法》授权立法条款的设置问题作为切入点,分析各类不足,再以此为基础,重点论述新时期《体育法》授权立法条款设置的价值以及建议,以期通过分析明晰问题所在、完善对应理论,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