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232篇
科学研究   117篇
各国文化   194篇
体育   188篇
综合类   148篇
文化理论   47篇
信息传播   3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着"积极入世"而非"消极出世"的理念,台湾在过去几十年发生了"新佛教运动",佛教从传统的山林、寺院中走出,转变成融入都市社会,参与世俗经济的发展,以回应现代化、都市化的结构性变迁.台湾佛教界根据宗教非营利性的特点,积极拓展"社会服务"的功能,大幅度地改变了佛教在台湾的社会地位.佛教文化旅游经济的开发过程中,虽然在人才、资讯与金钱上,道场已像企业一样,有了新风貌,但利用宗教敛财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若社会各界不予以重视,教团不仅无法扮演稳定人心的力量,甚至宗教自身也会变成社会隐患之一.  相似文献   
72.
墀德祖赞时期是吐蕃王室主动和有意识提倡佛教的一个开端,佛教真正对吐番社会发生影响也始于这—时期.墀德祖赞时代正处于吐番政治权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与转折的时期.噶尔家族专权对吐蕃王室的冲击与震荡,王室与大臣的紧张关系,以及吐番对外扩张大获成功而导致其社会的极端世俗化发展等,导致墀德祖赞为了寻求社会安定、维护统治权力的需要而提倡佛教.  相似文献   
73.
现代科学诞生以前,各门科学并没有独立的文化地位,而是附庸在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机体上,佛教文化就是一个包合有一定教学与逻辑学知识的庞杂的宗教体系。借助于佛教传播,中国与印度、日本、朝鲜等国家的教学等科学交流曾盛极一时,但受制于佛教自身的宗教本性,数学等科学只能得到十分有限的发展。  相似文献   
74.
佛教美术是中华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美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佛教美术的审美教育大有必要。比如以其健康向上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辩析是非的能力,借鉴佛教美术有益的创作技巧,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塑造等。  相似文献   
75.
对中唐书僧长沙怀素是律僧、教僧还是禅僧,过去的历史材料没有记载,也几乎无人涉及.于此,根据现存资料并深入发掘,得出了书僧怀素皈依的只能是南宗禅的结论.  相似文献   
76.
“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汉藏等民族之间进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它主要穿行于今藏、川、滇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是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一条古代商道。它是中国藏区连接祖国内地,并外延至南亚东南亚的重要纽带,是中国西南民族自古以来相交往、融合的走廊,是一条中国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文明传播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古老驿道。  相似文献   
77.
唐代寺院旅店业兴盛,成为突出的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现象的形成,不仅与唐代佛教鼎盛而寺院经济的繁荣相关,也与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员流动频繁、寺院旅游休闲、山林修学之风等因素相关。唐代寺院旅店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寺院经济的上升与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同时也强化了佛教的世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78.
说"一寸肠"     
唐人的习惯用语“(寸)断肠”直接来源于东晋南朝的流行用法。从东晋开始,“(寸)断肠”是一个带有佛教内涵的用法,而唐代用“一寸肠”指代自己亲骨肉的用法,其来源是东晋佛教译经中的“穷肠子”。对这两方面,历代辞书均未涉及。  相似文献   
79.
佛教传入中国,其诸神鬼的形象也必然受到中国本土化的影响而发生转变。本主要分析了“夜叉”在《太平广记》中的形象。并对“夜叉”形象的流变进行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80.
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不仅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美丽如画的自然风景,而且向人们展示了一种简单朴素、修身养性、回归自然的乐观积极精神。中国佛教的某些思想在作品《瓦尔登湖》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