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207篇
科学研究   34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6课。)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情绪影响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与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情绪品质,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保持健康的心态。  相似文献   
32.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使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竞争中成为能够经受挫折、勇于开拓创新的强者,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挫折教育,潜心探索.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困难、承受压力,如何战胜各种挫折,逐步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3.
媒体链接     
人大代表孙正聿:高等教育应重大学生人格培养高等教育不仅包括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还必须包括对健全人格的培养。人大代表、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孙正聿说。一个时期以来,高等教育带有以功利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标准、以实用为内容的倾向性,偏重于把大学生培养成毕业即可上岗的专门人才。这不仅冲淡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且造成了学生对健全人格的排  相似文献   
34.
健康的人格培养是当今教育主题之一,留守生的人格教育尤其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而语文课因其文以载道特性,对于留守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利用这个优势,注重留守生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35.
《考试周刊》2019,(77):152-153
书法学习,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一种基本的汉字书写技能,用传统的笔墨来表现传承千年的汉字文化,还能让学生在研习书法的过程中,不断了解我们的汉字和汉字的书写艺术以及书写者的特征,进而陶冶性灵,寻找、发现、创造美感,丰富文化素养,提高审美水平,并通过对书写者人格、气质、审美情趣的了解,以高尚的人作为榜样,不断完善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积极的、健康的、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36.
林卉 《现代语文》2011,(5):158-159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文学,根本不是为了几年后从学校毕业时复述他背熟的东西。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其中有抒发爱国情感的篇章,有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故事,有  相似文献   
37.
张玉芹 《现代语文》2011,(7):108-109
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和塑造出有健全人格和一定的审美情趣的学生,在各个学科中,语文承担这一职责的比重要多一点。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审美化被游离于语文教学之外,  相似文献   
38.
文章是一个人思想、人格的外化,是一个人精神产品的独创。作文教学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智力结构,有利于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有利于引导学生自塑健全人格,在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39.
袁丽 《成才之路》2011,(35):17-17
在孩子的日常教育中,家庭与学校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当是互为补充、和谐共进的关系。家长和教师的出发点都是将孩子教育成一个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和健全人格的人。但是由于各自的角色、地位、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40.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人文修养,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其健全的人格。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可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资源,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资源,塑造健全人格高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人物有许多是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先进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