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49篇
科学研究   20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1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曹奎 《中国科技纵横》2014,(17):215-216
本文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农村消防安全现状和改进农村消防工作。文章根据尤溪县农村近几年火灾发生的主、客观原因,火灾发生规律、特点,总结分析后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对策与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2.
公共政策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引导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公共政策学是从西方引入中国的,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在案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53.
象征性公共政策是象征在公共政策中的运用。象征性公共政策具有政治性、方向性、情感性和模糊性等特征,从而也使其在政治生活中承担引导、维持、说服和推动功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4.
该文运用公共政策的理论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的管理对策,针对目前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着重从政策的制定机制角度阐述了政策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5.
翻译擂台     
诟病已久的户籍问题背后是城乡隔阂及国民自由流动的问题。前不久,公安部发言人对媒体表示。“户改”文件正报国务院审批。然而他们同时表示,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多年以来户口制度附着了很多公共政策,包括与社会保障权益相关的不能马上解决的矛盾。  相似文献   
56.
美国和德国在创新领域构建了独有的创新模式。聚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选取美国和德国作为标杆,从公共政策视角梳理两国技术创新扶持政策,最后得到启示,提出中国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多部门联合参与机制,完善创新激励机制、配套系列体制机制,合理规划财政资助模式、倡导产学研深度合作和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改善教育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57.
美国政府农业公共政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控制管理技能都属世界最先进之列,美国农业之所以成功,有其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的因素,但更与经历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农业相关产业的组织结构、有竞争力的生产方式、积极的公共政策密切相关。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但政府在对关键问题如农产品剩余、食品安全、支持与补贴等方面起着重要的管制作用。对美国的重点农业政策进行理性的研究,对于优化我国的三农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在两个大国间进行比较研究,从理论上讲是完全可行的,但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必须研究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对农业制度的多方位影响。  相似文献   
58.
公共政策的风险辨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风险产生的根源为切入点,将风险辨识技术引入公共政策系统,通过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两大过程逐层进行分解,并结合涉及其中的政策参与者和政策环境,对政策过程第一环节中的风险因素展开系统的辨识。  相似文献   
59.
社会结构分化和利益多元化背景下,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政策议程设置能够促进政策相关者的利益表达,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民间组织作为一部分社会群体的利益发声器,可以通过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方式参与政策议程设置,成为政策相关者表达政策诉求的重要渠道。我国民间组织参与政策议程设置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面临制度制约、信任困境和生存困境。为此,需要从制度建设、环境建设、自身建设等方面出发,以发挥民间组织在政策议程设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关系极其复杂,一些研究发现了"就业"与"就学"的相互替代、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反周期"、高等教育调节分割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等现象,这些发现已经具有了公共政策的意义。事实上,很多国家在运用高等教育调节社会就业中取得成功。本文研究了高等教育调节社会就业的理论基础和主要经验,提出了我国现阶段运用高等教育作为公共政策工具调节社会就业的四个方面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