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3篇
教育   6221篇
科学研究   621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246篇
综合类   193篇
文化理论   81篇
信息传播   57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586篇
  2013年   582篇
  2012年   698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622篇
  2009年   571篇
  2008年   840篇
  2007年   624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475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一、汉英语法演变的共性特征 当代语言学家Chomsky认为,普遍语法存在于每个人的大脑中,人们能够掌握任何一种语言的可能性证实了这一点.正是由于普遍语法是所有人类语言由于生物遗传而必备的共同特征,因此人类语言必定与普遍语法一致,如果哪一种语言违反了普遍语法,人类就不可能掌握它.[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2.
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共同发挥。一、全体性设计游戏时特别注意要面向全体学生,难度适中,让大家都能参加,并根据学生实际分层次开展游戏。如复习课上,组织  相似文献   
993.
闻一多先生是“现当代赋学研究史上不专治赋学而对赋有独到认识”的批评家。他在研究《楚辞.天问》的同时论及汉赋,并且提出了关于辞赋的重要观点:研究辞赋作品要明了并探讨其“时代背景”和“共同精神”;《天问》和汉赋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们是“以大为美”,故而汉赋作品要以读《天问》的观点和从“以大为美”的角度去欣赏评价。  相似文献   
994.
邵翠玲 《现代语文》2007,(12):125-126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小说自1908年诞生之后畅销世界各地并持久不衰,一本儿童故事书为何能拥有如此广泛的吸引力?本文试从故事主题、文本风格及社会接受背景各个方面出发分析其原因,即小说作为一种心理补偿,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阅读期望。  相似文献   
995.
在中苏论战的十年间,作为这场论战的直接参与和实际领导的邓小平,直面苏共及其领导人,就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论战。本仅阐述邓小平在关于社会主义共同道路争论中的思考。  相似文献   
996.
最近一个月,听评优质课40余节,颇有收获。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体现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教会学生数学的思维”“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等等,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学习语上了高飞的翅膀,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发展,平等对话的互动进程。  相似文献   
997.
对基于CFA(颜色滤波阵列)模型的篡改检测算法进行了改进。其检测过程为:首先,利用插值算法得到像素位置的预测误差,根据预测误差计算出CFA单元特征;然后,利用EM(期望最大化)算法估计特征模型的参数,算法对篡改位置的均值不做事先确定(从实验来看这种改进具有较好的效果);最后,利用贝叶斯理论计算出每个像素点的似然率,根据似然率的不同来定位篡改区域。在进行单CFA阵列模式检测的情况下,对多种CFA阵列模式的图像也进行了检测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够对多种CFA阵列模式的图像准确定位篡改区域。  相似文献   
998.
大学生数学考试成败归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对学业成功和失败有不同的原因知觉.在成功情境下,大学生把考试结果较多归因于外部的因素,而较少归因于内部的因素;在失败情境下,把考试结果较多归因于内部因素,而较少的归因于外部的因素.大学生对于学业成败归因有一定的年级特点,而且,在决定各项原因的方差方面,成败因素的作用非常明显.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99.
在未知总体方差和数学期望的条件下,如何检验假设H0:μ=μ0,一直是统计学研究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对此,作者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1)不需要已知某种标准信息(如μ),就能对样本平均数是否与总体平均数相一致进行检验;(2)能够为抽样推断提供先行信息,并据此作出是否抽样推断的判断,消除了抽样推断时所隐含的“样本信息结构必须与总体信息结构相近或相同”的前提条件,为抽样推断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本文的方法实是假设检验理论的一种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