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87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68篇
教育   10136篇
科学研究   544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975篇
综合类   420篇
文化理论   35篇
信息传播   81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504篇
  2014年   1322篇
  2013年   921篇
  2012年   1142篇
  2011年   1163篇
  2010年   1049篇
  2009年   942篇
  2008年   1110篇
  2007年   794篇
  2006年   597篇
  2005年   627篇
  2004年   650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播音活动中,听众经常可以听到弦外之音,让人回味,发人深思。这种弦外之音在播音学上被称为播音内在语。播音内在语不同与书面文章所说的内在语,它遵循着听说的有声语言传播规律,不是不出声的阅读。播音内在语是播者在保持句子文字不变的情况下,用与原语调不同的语调进行播读,产生出的与外在含义相交叉、相矛盾、相对立的语句含义。  相似文献   
992.
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正在深入进行中,英语新课标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未来英语教育工作的目标。为了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使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并不是单一的利用教材灌输英语知识,其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行为习惯,而学生的这些情感态度直接关系到自身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因此,情感态度培养需要被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93.
<正>新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分级目标中对情感态度的描述如下:一级: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二级:对继续学习英语有兴趣;三级: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四级:有明确的学习需要和目标,对英语学习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五级: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和自信心。由此可见新课标在情感目标的设定上对兴趣特别是对英语学习的持续兴趣的培养的重视。我认为,对英语学习的持续兴趣的内  相似文献   
994.
正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园在全国上下"学习《指南》,倾听孩子,共同成长"的活动中,非常重视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环境创设、教育教学、家园  相似文献   
995.
正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健康领域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幼儿期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时期。由于每个幼儿自身条件及其家教方式的不同,导致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参差不齐。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本文通过分析案例,给大家一些合理建议。案例一:一次,小朋友们吃完午餐去洗脸,唯独宗宇豪坐在椅子上一动也不动,我  相似文献   
996.
课堂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必须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关注教学效益与教学质量,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统一起来。下面结合自身教学实际,  相似文献   
997.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知、情、意、行方面持续符合社会基本要求,并具有和谐人际关系的一种心理态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强大了学生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998.
朱克涛 《现代语文》2014,(11):13-14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堂能否积极有效的展开对话,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对话活动中去,关系到一堂语文课的成败。因为对话的过程就是学生参与、思考、表达交流的过程,是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是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话的态度。本文试图从多角度来探讨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对话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999.
体育课是由教师对课堂活动的组织设计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体育学科基础、技能、知识和情感,而且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情感在课堂中以最快、最短的时间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000.
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之间的关系是内隐态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现有研究已对态度强度、所测量态度的敏感程度等因素的调节作用进行探讨,而对个性特征的调节作用较少涉及。认知方式作为重要的人格变量,尚未见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场依存型被试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内隐-外显测量之间的分离;场独立型被试则较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认知方式是内隐-外显态度的一个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