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1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冀玉峰 《教育》2015,(10):57
国学具有"蒙童养正、幼儿养性、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巨大教育功能,学习国学经典,学生可以学到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建立和谐的伦理观念,增强其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小学阶段构建国学教育办学特色,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小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特点,将国学教育有机融汇于常规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通过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广义国学教育,促进学生将知识、能力、品德、情感等内化为一种持续、稳定、发  相似文献   
82.
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努力造就高素质人才,就要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实践本领上狠下工夫.总书记提出的三个“狠下工夫”,对于高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我们进一步创新思路,突出特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83.
"一德" 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二字"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相似文献   
84.
谈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学校体育的地位 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紧密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又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5.
86.
思想道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标准。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在学校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高尚风格,形成青少年求知、学习、成长、修身养德的好风气。下面就德育教育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7.
季文子是鲁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桓政治的始作俑者。政客多诡计,他自然算不上什么正人君子,但这却是一个值得敬佩的男人。季文子就是《论语》中那个凡事"三思而后行"的男人。历史告诉每一个人,耐得住寂寞的人,更容易成功。在孟氏、叔孙氏、季氏三家独领鲁国风骚  相似文献   
88.
修养即修身养德,是一个人的品性、品位和品德的表现,也是做人之本。它包括身体修养和心理修养两方面。身体修养是心理修养的保障,心理修养是身体修养的内涵。一个人的修养可以从他的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等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89.
德育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要高标准完成这项工作,必须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增强学校的全员德育意识,使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作为一所学校,必须抓好德育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如何抓好学校德育工作,除了“按章”“循规”正常推进,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0.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修身养德"课程.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性质、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儿童的认知规律,关注儿童生活,重视儿童个体体验和感悟,彻底摒弃灌输式的说教模式,追求一种"淡化教育痕迹"和润物无声的教学活动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