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36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道论五题     
本文所论"文道"是指宽泛意义上的为文之道或写作之道.其中《为文有"方"》所言之方向、方面、方位、方法,即取"道"之方向、方法、规律意;《从"一"写起》所言之"一",取自"道者,一也""一以贯之"之意;《内容为王,坐在形式里》所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实际也是"文道统一";《写作精进人生》所言乃文道与人道的一致;《倡议设立"...  相似文献   
72.
二十多年来,主要是在写作学界,存在着严重混淆写作学与文章学的错误言行,其具体表现是把二者混为一谈,把文章学包容在写作学之中。这既有害于文章学,也有害于写作学,使它们不能朝着独立的方向健康、顺利地发展。  相似文献   
73.
李源 《学语文》2006,(6):37-37
《文心雕龙》是刘勰“弥纶群言”铸就的写作理论巨著。它立足于创作实际,广泛汲取了此前丰富的中国写作思想资源.真实、全面地反映了中国独有的写作理念与写作经验。其中,把人作为论文的聚焦点,从人出发论文.是《文心雕龙》主题中至为精彩的一笔。它与现代写作学中强化写作主体对写作行为过程中的行为技能的宏观控制思想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74.
近年来,在翻译理论中,译者的目标语写作能力被反复强调,更有"翻译是重写"或"重新表达"的论述。而只有当译者以获取目标语读者相同的语用感受为取向、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时,才能更好实现翻译的实践目的。本文从翻译写作学这门新兴的学科入手,讨论原语翻译与目标语写作结合的必要性,然后依据翻译写作学对翻译策略的归结,讨论翻译写作学与翻译策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5.
为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提高中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创新作文》编辑部和广西写作学会联合举办第五届“创新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书画、摄影大赛。一、参赛对象:全国中小学生。二、参赛内容:1.作文类:体裁、题材均不限,文题自拟。2.书画类:(1)绘画类:题材、类别均不限。(2)书法类:题材、书体均不限。3.摄影类:彩色、黑白照片均可。三、参赛办法:1.参赛作品可个人邮寄,也可集体邮寄。  相似文献   
76.
我国当代写作学研究经历了文本论写作学、过程论写作学、主体论写作学和文化论写作学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从"文本主义"走向"人本主义"体现了写作学研究价值取向的根本性转变,但由于对写作主体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人本主义转向的不彻底,在研究格局的分布、研究思路的确立和研究视角的拓展上存在缺失。弥补这一缺失,有赖于研究者自觉地将儿童写作主体纳入写作学的理论图景,建立贯穿写作主体发展全过程的人本主义写作学体系。  相似文献   
77.
新闻与成才     
中国军事写作学会——首期研修班研讨部队公文写作本刊讯周美辰报道:近日,中国军事写作学会第一期研修班在后勤指挥学院举办。来自全军和武警部队机关、院校60多名学员参加学习。在为期5天的研修班上,采取专家授课、成果展评、学术交流等方式,集中研讨目前部队急需的机关公文的写作,对机关公文写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8.
79.
《语文知识》2001年第2期刊登了陈国庆先生的《与写作有关的成语》一文。文章从写作学的角度阐述了100余个成语中蕴含的写作理论和有关知识,笔者读后受益匪浅。现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补充如下: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