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5篇
科学研究   143篇
体育   88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01.
目的:探究存在ST段改变的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接诊的92例患者动态心电检测结果,分析ST段改变情况.结果:共92例患者24h检测结果显示在所有ST段下移1mm以上的缺血性发作467次,无症状发作409次,包括静息和休眠时发作336次,其发展时间为3~6min.共61次症状性发作,包括39次于静息和休眠时,平日活动时22次,维持时间为1~3min,DCG检测明显的心肌缺血,ST段降低幅度0.1~0.3mV.结论:动态心电图作为判断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的依据,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简单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2.
目的:比较了男、女性冠心病临床诊断、主要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 CAG)的差异.方法:收集行CAG检查并诊断为冠心病的女性患者210例,男性患者252例进行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对比分析.结果:(1)女性冠心病非典型胸痛较男性多见(61.1%vs35.4%)P<0.05;女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多于男性(28.7%vs18.5%)P<0.05;男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多于女性(24.6%vs11.1%)P<0.05;(2)女性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的患病率高于男性(38.9%vs24.2%,62.5%vs46.5%,28.7%vs19.2%)P<0.05;男性主动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75.8%vs5.6%)P<0.05;(3)女性累及单支病变高于男性(43.5%vs31.5%)P<0.05.结论:女性冠心病在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方面有不同于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03.
目的:探讨甘肃张掖地区农村冠心病(CHD)患者二级预防用药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CHD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率与服药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甘肃张掖市及各县区范围内农村CHD患者327人,在患者就诊时通过访谈填写统一的调查表,分析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率、服药依从性以及影响因素,并与289名城镇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农村CHD患者抗血小板药、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ACEI/ARB的服药率分别为81.7%、41.9%、34.3%、37.9%;联合用药中二联、三联、四联用药分别为占50.2%、16.5%、7.0%,均低于本地区城市CHD患者;93.0%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对CHD药物预防认识不足,服药随意性强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原因.结论:张掖地区农村CHD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与指南要求有很大差距,应提高基层医师和CHD患者对二级预防药物益处的认识,提高药物的使用率与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404.
郭龙清 《内江科技》1998,19(2):23-2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因缺血或梗塞常可引起传导系统病变而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较重的阻滞可导致严重的心律紊乱或严重心动过缓或心脏停博,而发生阿——斯综合症,危及生命。西药常用改善传导阻滞的药阿托品加改善心肌缺血的药心痛定或消心痛等冶疗。阿托品不仅效果不肯定,而且副作用很大。自1992年以来,笔者以中药辩证分型治疗冠心病房室传导阻滞32例,与西药对照组30例,中药组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5.
我们在西餐厅、快餐店常见的人造黄油都有着各种好听的名字——“植物奶精”、“植脂末”、“起酥油”、“植物奶油”。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化学名“氢化油”,而巧克力、蛋挞、炸薯条这些让人嘴馋的食物,要美味也都得靠它。不过,在这些美味的背后,却极有可能为人们的健康埋下危险陷阱,导致糖尿病、冠心病、乳腺癌、不育症、肥胖等疾病的高发,成为美味下的健康杀手。  相似文献   
406.
综述国内外运动康复的起源与发展、运动康复方案和健康获益之间的剂量效应特征、运动康复结束后运动习惯的维持、运动康复的主要模式。一方面,当前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方案和健康获益之间的剂量效应特征存在争议,尚未明确何种方案使冠心病患者获益最大,但是相关研究推荐以有氧间歇运动为主、抗阻运动为辅,配合短时少量的柔韧训练、总次数达到36次以上的运动康复方案。另一方面,医院康复与远程监控技术支持的居家康复相结合的混合式运动康复在未来可能发挥更大作用。此外,即使运动康复结束了,冠心病患者仍旧需要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  相似文献   
407.
1990年冬,医生给我戴上了冠心病患者的“帽子”,回忆当时的心情,是那么的消沉、悲观和失望,因为这顶“帽子”似乎预示了我的生命将以一种悲剧的方式结束。去年冬天,经全面检查,医生告诉我:“你的冠心病帽子可以摘下去了!”又问我:“你都用了什么方法治的?”我说:“十七年了,真是一苦难尽啊!”下面我就介绍一下自己的康复经验。  相似文献   
408.
《健身科学》2008,(5):28-28
中国血脂网近期发表了一篇血脂最新进展的文章指出:糖尿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冠心病的独立致病因素。大血管疾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糖尿病人群的心血管病死亡率至少是普通人群的三倍以上。有研究提示血脂异常对糖尿病人群发生大血管  相似文献   
409.
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联合GEO芯片分析的方法,分析红花治疗冠心病的分子靶点和作用机制。通过TCMSP平台筛选红花的有效成分和靶点;在GEO芯片数据库检索、分析、筛选芯片数据并提取冠心病的差异表达基因;将获得的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基因,使用STRING平台对关键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应用AutoDock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预测作用机制。共获得红花17个有效成分,对应218个作用靶点,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基因22个;筛选到核心活性成分黄芩素、β-胡萝卜素、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VEGFA、MMP9、JUN等;GO和KEGG分析呈现生物过程199个,细胞组分17个,分子功能19个,富集通路涉及到IL-17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相关AGE-RAGE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β-胡萝卜素、豆甾醇等与核心基因结合良好。文章初步揭示红花治疗冠心病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红花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方式发挥治疗冠心病的效用。  相似文献   
410.
武夫  徐惠梅 《大众科技》2023,(1):120-122+65
冠心病多支病变(简称MVD)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病变程度较为严重的一种,诊治难度高,预后通常比其他心血管疾病差。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标本兼治,优势互补,可有效减轻此类病人症状,减少耐药性,降低术后复发率,为MVD的诊疗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和思路。文章查阅了近些年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MVD的文献,从中医认识、发病机制、诊断依据、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MVD的临床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